182:叛军攻城(第 2 / 7 页)
取两万两银子,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还担心没办法让我风风光光的‘嫁’出去呀。”
    “况且,全国土地收归朝廷,这是势在必行的,即便是反对,陛下也不会退缩,到时候恐怕背地里有人会聚众造反……”
    “那会如何?”念夫人赶忙问道。
    “不如何,无非就是死人罢了。”姚理不想看到那样的场面,可用脚后跟想,也知道实施起来的难度,而每次变革都伴随着流血牺牲,这次土地国有化,对大周的运转是一件好事,姚理也赞同。
    连他娘对此都是不甘不愿的,更何况是别的人了。
    “这件事娘暂且闷在心里,谁也别说。”
    “为何?”念夫人蹙眉,很快就想到了内情,“你是担心,这件事万一暴露出去,知道的越早,就会有人囤地?”
    “就是这样。”
    谢琅让未来整理了一些粪肥的资料,之后想着安定下来后,就推广到大周各境内。
    如今的老百姓也会给土地追肥,都是些人畜排泄物,只是他们的做法并不科学,这个得需要有经验的老农过来学一学,之后再传播出去。
    按照未来的预估,正确使用粪肥,可以为田地增产近三成,这已经不是小数目了。
    她也知道,这次大周二十府的土地回收困难重重,遭遇到的阻力也将会是空前的,甚至背地里还会有人聚众造反,可是谢琅不在乎,为了国家的运作,那些腐蚀国家的蛀虫,必须要除掉。
    南离的制度,考中了举人,名下的田产是不需要纳税的,这些年来,每一次科举,全国有近乎上千人中举,之后再争夺那几十个名额的进士殊荣。
    科举每三年一届,稍微活的长一点,十次乡试下来,全国就会出现上万名举人。
    尤其古代还讲究宗族观念,所有的田产为了不缴纳粮税,都会放在族中举人的名下以躲避税收,这些年下来,南离朝廷的负担其实很吃重,粮税只能在那些寻常老百姓手中收取。
    可这些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有多苦,谢琅心里是明白的,他们这里面还有很多人连自己的耕地都没有,都是租赁的地方大户家里的耕地,收货后过半要交给地主,余下的收成,缴纳了粮税后,还不够全家吃上几口的。
    她若是不狠,长此以往,朝廷将无粮可收,日后边关将士难道要空腹戍边?
    所以,不交出土地,那就得死。
    日后别想着中举后就可以不纳税,在她这里可没有那种好事。
    这官,可不是那么好做的。
    “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