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县 第17节(第 3 / 4 页)
让你教我治下百姓,做这葫芦器具。”
    “重点在饮食器具,不仅要精巧,还要实用,更要便宜。”
    ???
    什么东西。
    精巧,实用,便宜?
    你要求也太高了吧?
    他葫芦秀才做出来的葫芦器具,什么时候便宜过?
    纪炀仿佛看出他的想法,直接道:“葫芦轻便,本身价格也低廉,最适合做寻常百姓家日常所需的饮食器具。”
    “若说日常所需,定然是瓷器陶器金银器最好,但价格方面自不用说。”
    “最便宜的陶器也会损坏的可能,我们的葫芦就没那么多讲究,只要不是恶意损毁,用个十年八年都不是问题。”
    “只要能做得巧妙,绝对有许多百姓愿意购买。”
    这也是纪炀那个时空,宋明清曾有段时间盛行葫芦器具的原因,只是这作为最寻常百姓的饮食工具,却很少记载。
    而这东西,才是底层百姓最需要的物件。
    价格便宜,很难损坏,又轻便可用。
    纪炀曾听奶奶提起过她小时候如何用葫芦做成碗碟,这才知道这段过往。
    所以再三思量,上集村的葫芦江家,是被他头一个注意到的。
    只是之前滕显没来,也就把化肥先提上日程。
    滕显此刻却被纪炀的话砸晕。
    等会,他真的不是让自己来做精巧摆件的?
    是让他来教百姓做手工?然后让百姓来卖钱?
    不行,他要缓一缓才行,滕显再次问道:“你真是纪炀?不是换了个人吧?”
    以前的纪炀哪懂这些东西。
    纪炀并不回答,只是故作神秘道:“就问你,你教还是不教。教的话,无腰葫芦要多少有多少。”
    “不教?”
    纪炀上下打量他:“那我也没办法。”
    滕显被说的一口气没提起来。
    这位没办法?
    他能没办法吗?
    教!他教还不行!
    滕显终于问出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只是做平日所用的饮食器具,你多寻几个工匠不就行了,总能做出来。何必要把我喊来?”
    纪炀见此事谈妥,站起来伸伸懒腰,挑眉道:“他们?他们有你汴京葫芦秀才的名头?”
    他当然可以找手头好的工匠自己设计,心里对葫芦如何制作也有些把握。
    但做葫芦的名气,还是要看他汴京葫芦秀才。
    凡事加上汴京两字,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