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第 2 / 3 页)
为熨帖。
    贾环在“锦绣阁”首个产业启动的同时,还撺掇着赵家派人远远的跑到关外去置办了两个庄子,一说是为赵家子孙存点产业,又说自己想吃关外的大米,并要关外的山货皮草。
    贾环如今就是赵姨娘的命根子,且赵家的钱还不都是有贾环才挣来的,儿子娶亲又还早,就死活让赵家老俩派人去关外置办了两个田庄,贾环便借着这条线,安插了个人在关外负责看庄子的人手里,专门从关外收了好的皮子运回京城。
    “锦绣阁”香货店眼看已经步上了良性循环的正轨,贾环便用一个自己的小舅舅赵国基替换下了杨雄手里的差事,另外派他去太湖边及长江尽头的舟山群岛海里,收了两个采珠场。
    先前杨雄见香货店的生意好不容易发展起来了,正暗自高兴的时候,冷不丁儿的又被贾环换了人,正满心的想不开,可一见贾环教的人工养珍珠的法子,登时惊的无话可说。
    珍珠自古就是极为珍贵的奢侈之物,若是有朝一日竟然能人工“种”出珍珠来,那简直是漫天神佛显灵了。
    贾环借机劝说道,“杨大哥是我的奶兄,我难道能不为你好么,只是这件事须得万分的机密才能成,不交给你,我可交给谁去呢?我也不说赵国基跟杨大哥两人与我谁亲谁疏的话,杨大哥只管放心,将来我是必要入仕的,这些铺子,无论将来开几间,我都还盼着杨大哥来帮我做掌舵人。”
    杨雄自跟着贾环这两年儿,早已知道这位环三爷其实聪明过人,偏又生得极得人意儿,从前府里都说那位宝玉宝二爷,宝贝的怎样怎样,他和另外一班小兄弟们都觉得只怕连贾环的一根小指头都比不上,如今看这孩子才不过十一二岁,竟然就开始谋划如此大的事业,杨雄只觉得心中甚幸,暗自决心无论少爷走到哪一步,他都是要护着跟着的。
    由此一想,心里的什么想不开便全没了,亲自带着两个心腹兄弟去珠场里待了两个月,人晒的又黑又瘦的才回来了。另外贾环还派了人跟着出海的船队从爪哇等地接引了些专产金珠、粉珠和紫珠的南洋彩珠珍珠蚌,至于著名的大溪地墨绿珍珠,在这个时候连大洋洲都没影儿,自然也找不到大溪地岛了。
    贾环一开始跟杨雄定的就是用极小的珠体培基,放到珍珠蚌里去育成珍珠,这样人工珍珠长成后外面裹覆的珍珠质极为厚实,不容易叫人看出端倪来,也就省了再去推广人工珍珠的概念,产出来的珍珠还不会跌价。
    只不过珍珠的收成不是一年两年能有的,贾环一开始想的用珍珠搭配“锦绣阁”成衣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