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回九零全家下岗前 第14节(第 2 / 4 页)
热热,“自己吃饭都耽误了。”
    黎夏道:“做餐饮就是这样的。”还好,她和表姨十一点的时候各加了一个鸡蛋。
    下午,表姨背着背篓走去大桥头上的蒋家拿面。
    蒋家开了镇上最大一家面坊。每天晒面的地坝都好宽的。这面坊传了几代人了,三十年后都还在。
    今天用了二十来斤面,明天得准备十五斤。
    还有姜葱蒜等等也需要补充,表姨一会儿买面回来会弄。
    从早上六点半到那阵,也差不多八个小时了。黎夏让她到时候就歇了。
    她这会儿在清点早上的钱。面馆和烟摊是钱匣子是分开的,几张大团结她之前就揣身上了。
    今天两边加起来有四十块出头的利润。黎夏点出五张大团结,去老街上找打牌匾的铺子。反正这种需要手艺的,跟着大河走,一准能找到。讲好了先付押金,做好了送货。
    回来看到表姨在花坛里拔草。
    “你明天再做这个好了,休息了吧。”她一个月就给人家六十块,拿到手更是只有三十块。哪能太剥削人了?
    表姨道:“闲着不舒服,你就让我多动动。”
    黎夏由得她,自己回屋睡午觉去。不过,干完这个月就可以给表姨转正了。
    吃过晚饭,七点半,镇上广播站的录像《楚留香》准时开始。秋官、阿姐、赵雅芝这会儿都年轻得很,男帅女美。
    古龙的故事更是引人入胜。镇上最近哪哪都在谈论风流的楚香帅,今早面馆还有几个人在说呢。
    黎雯和黎远各自用压岁钱在校门口买了一把折扇,在家打开、合拢,打开、合拢,耍得哗哗的。
    黎夏看得好笑。这阵玩腻了可以收起来。过两年秋官和赵雅芝的《戏说乾隆》出来,折扇又得再度流行。
    中间换录像带间隙的时候,二嫂说起请泥瓦匠隔房子的事,她在发愁怎么装门。
    一共就五六个平方,装一扇门开、关就占一个平方了。很影响摆放床和柜子。
    黎夏给她出了个主意,“你弄成日式的推拉门,这样不占地方。”
    这一两年中日关系不错,建交后的蜜月期。明年过年中日两国的顶级艺术家还会一起在天坛表演。
    二嫂想了想,“不错,就这么弄好了。”
    黎会计道:“什么日式,明明是我们老祖宗的东西。”
    黎夏想了下,《汉武大帝》里确实有。
    看完了四集联播,黎夏和表姨一起走回去。
    蜂窝煤上的热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