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3(第 2 / 3 页)
话。”
    黄晚琼心底微微一凛,恭敬地应了是。
    叶氏大约是看太子妃年少,以为可以说上几句话,恐怕再难想得到太子妃能转过头就一五一十地说给了太后娘娘听,而太后娘娘也这样的回护太子妃,当即就发作出来。
    太后平生见惯了前朝后宫的种种,从前纵横之时,目下没有半点尘土,到了这个年纪,切了外头的风风雨雨,反而就喜欢护着羽翼之下这一亩三分地。
    太子妃从小就受她的青眼,到后来嫁给了太子,与太后做了真正一家的人,又表现出这样的依赖,太后自然就忍不住偏疼她、心甘情愿地为她撑腰。
    这位年纪不大的太子妃娘娘,也不知是便就这样与太后投契,还是就有这样善于揣度人心的本事。
    不管是哪一种,都让黄晚琼心中忍不住思量、谨慎。
    她办起白太后交代的这桩事来,自然更加的用心,召了个平日里最是伶牙俐齿的宫女,面授了一番极为严厉的话,才遣她出了宫去。
    ※
    顾瑟出了寿康宫的门,就吩咐岁已道:“你去打听打听,大长公主府上的福安县主,近日在与什么人家说亲?”
    岁已有些惊讶地道:“原没有听说这回事。”
    顾瑟道:“这事大约做得隐秘,外头没有风声才是正常的。”
    岁已就有些好奇地道:“那您怎么就知道了呢?”
    顾瑟笑着看了她一眼,道:“自然是太后娘娘给我递了话。”
    她和白太后说话的时候,两宫的体己女官都没有刻意地避出去,岁已回想了一回,也没有想通白太后是在哪一句话里同顾瑟递了消息。
    她半信半疑地悄悄打探了一回,隔了三、五日,来同顾瑟回话。
    顾瑟坐在含光殿东厢的小书房里,手里紧紧地握着杯茶,青白的骨节都迸了出来,面色像张白纸似的。
    岁阑悄悄地拦住了她,道:“齐先生带着那个姓蒋的书生进来过一回,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太子妃娘娘心情就不大好。”
    “哪个姓蒋的书生?”岁已下意识地问了一句。
    “就是前头那个上京来赶考,在客栈里同忠安伯府上起了争执的蒋小哥。”岁阑看了她一眼,低声道:“没有想到这个姓蒋的,原来就是顾二爷的夫人那个蒋……”
    这样窃窃片刻的工夫,里间的顾瑟已经看了过来,面上恢复了一贯的平和,问道:“怎么回事?”
    岁已轻手轻脚地走了进去,低声道:“娘娘,有了福安县主亲事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