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下乡后[七零] 第3节(第 2 / 5 页)
得被老娘抽一顿。
    几个哥姐也被抽了,为啥?一双鞋子多金贵啊,充了多少棉啊,抵得上多少柴火啊!
    后来七八岁上学,条件好的、疼爱子女的父母会让小孩上到初中或高中。更多的人家,读完小学就行了,从十多岁时就开始工作,直到六七十岁,腿脚利索的干体力活,轻松点的呢,就是糊纸盒。
    糊纸盒,手快的糊一天挣一毛,手慢的一天挣半毛。一个月勤耕不倦地糊,顶天也只挣个三元钱。
    如今的三元钱能干啥?
    能买煤油三斤半,买食盐七斤半,还能买三十多个鸡蛋。
    瞧着确实不错,但好些东西得有票才能买呀。
    哎,乔茗茗感慨一下当下物质上的贫瘠和物价上的感人,随即又思绪发散,想着自家是不是该买鸡蛋了……
    她家人少,花销却一点不少。
    桌上日日得见荤,哦,因条件受限,鸡蛋和猪油或者猪油渣炒的青菜也算荤。还有每天得给她的好大儿订牛奶,都是新鲜不掺水的牛奶。乔茗茗向来不亏待自己,在这没啥可以补充营养的年代,她也给自己和宁渝订了,毕竟身体第一位嘛。
    单单是牛奶,每个月就得花二十多元。
    这里得说明一下,乔茗茗去年才转正,如今的工资是三十五元。
    唉,她囊中不羞涩谁羞涩?
    每月买牛奶和饭菜,乔茗茗那三十多的工资得花个精光。好在有宁渝每月的六十八元在负重前行,她深感欣慰。
    再有就是时不时添些大件,例如自行车收音机等,最后把她那小空间填满,所以家里这几年是真没攒下多少钱来。
    至于上一辈留下的钱……她婆婆改嫁时带走了家里的一半存款,公公补偿金倒是一分没拿留了下来。
    乔茗茗心想,别看她这婆婆没心没肺、一副情爱至上的模样,但她在这方面算是个聪明人。结婚后那些钱她就没怎么动过,更没明说自己手头有多少。因为嫁去陈家她做主,所以那钱吧,越攒越多,今年过年那会儿还偷偷让宁渝找渠道帮她把钱换成金子,如今想必是藏在了哪块砖头里。
    挺好,这样她和宁渝反而放心,这种人咋样都能生活得好。
    边想边走,她快要走到家中。
    就在此刻,一阵吵闹声由远至近由小到大地传了过来,乔茗茗还在疑惑发生了什么事,就见拐角处有人急匆匆地跑了过来。
    是谁?是邻居秦婶子!
    只见秦婶子神色匆匆,头发有些糟乱,差点没被脱落的鞋子给绊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