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第 2 / 3 页)
笑眯眯地接话,但每每遇上荆王流露相求之意,她便顾左右而言他,就是不肯接茬。
    眼见荆王脸上的笑渐渐挂不住了,濮阳方似天真不知世事般道:“好久不见三郎了,他近日可好?六郎来此,怎不邀他同来?”
    荆王便想到他忠心时还招三郎生疑,如今欲自立,必是更要下绊,七娘这里,纵是不能结为强援,也不可树敌,便笑得更深:“我来,你偏问他,看来是我来错了。”
    “随口问问罢了,阿兄真是多心。”濮阳笑吟吟地接道,目光却渐渐飘远,幸好与先生说了不必等,就六郎这样这里说一点那里说一点,等他肯走,还不知是什么时候。
    第31章
    孤灯,冷夜。
    严焕推门而入,走到案前禀道:“荆王归去。”
    午时前来的,一直磨到晚膳后,也不知这位殿下何来的耐心。
    卫秀仍旧专注笔下,头也未抬,低低“唔”了一声。
    严焕却有隐忧:“荆王强似晋王,颇为踏实,他若得皇帝青眼,过几年立为太子……”
    在竹简上落下最后一笔,卫秀搁笔,抬起竹简来在火盆上烤了烤,口中则漫不经心道:“他既这般好,又怎会辅佐晋王这许多年?”
    百年前,已有人能造纸,但许多先贤著作是写在竹简上的,故而士人的书斋中,竹简仍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这些著作多为孤本,一旦毁坏便没了。
    严焕也是不解:“确实如此,荆王何必屈居于人下?”
    竹简上的字迹烤干,卫秀将它小心卷起,堆到一旁:“有些人就是如此,只可为相,不能为君,只擅辅佐人罢了。”
    她说罢,又接着抽出一张纸,继续提笔写了起来。
    严焕见卫秀写得入神,便知她有事吩咐,站在一旁,静默等候。
    一连串的名字,早已成竹在胸,卫秀一口气写下来,又读了一遍,确定无疏漏,方递给严焕:“这几人,皆是循吏,若入官途,必为能臣,可惜出身寒门,不受重用,你遣得用之人去引他们投到公主门下。”
    公主方才草创,尚未扬名,这月余来投文自荐的,多是些沽名钓誉之辈,当不得大用。卫秀不能袖手旁观,还是得助公主一把。
    严焕双手接过,草草扫了一眼,纸上所书有十数人之多,便稍显犹豫道:“公主毕竟是女流,他们未必领情,只怕辛苦荐他们入朝,到头来都忘了怎么得势的,与公主没什么好处。”
    濮阳毕竟是不能即位,亦不能入朝的公主,如今有诸王在朝,有志建功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