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照组年代文当嗲精 第226节(第 3 / 5 页)
思。
    等到了新房,又有男方的两个姐妹把盆接过来,算是把福气接到家里。
    本来按说应该是秦思和秦绵绵一起接,但秦守业两口子根本就没叫秦思,于是找了李秋雨跟秦绵绵一起接盆。
    李秋雨是秦绵绵干爸的闺女,就是秦绵绵的干姐妹。而李淮山又是秦为民的师父,师父师父,如师如父,所以让李秋雨帮着接盆一点毛病也没有!
    两个人从齐巧玲姐妹手里把盆接过来,放到床上,整个简化版的接亲流程就算是完了。
    然后一对新人在证婚人的证婚下宣誓,这就是当代工人结婚流程。
    也没有什么大摆筵席,桌上放着瓜子花生糖果,一人抓几把完事。
    也没有随多少钱这一说,你送一个脸盆,她送两条毛巾,处得好的搭个被面儿,已经是老大的礼了。
    秦绵绵回家的路上还寻思呢,这样简易的婚礼也挺好的,纯粹!
    可惜再过没多久,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结婚的排场也越来越大,一直到后世的大摆筵席,这都是时代更迭的衍生。
    秦守业两口子虽然没把新媳妇迎到自己家,但院里该有的讲究一样没少。用绵绵的话说就是,咱家娶媳妇,多么大喜的一件事儿,干嘛要藏着掖着,让所有人都沾沾喜气!
    于是特意仿了后世的做法,用红布袋做了糖包,里面放上最好的高级糖,秦绵绵还大手笔的买了条烟,每个糖包里都放了几根,可真真是这时候的独一份!
    秦守业和刘玉珍一早就给全大院的人家发了糖包,家家都有,也不知是忘了还是啥,独独秦思家没有。
    拿到糖包的人家看到里面的东西,都忍不住“嚯”了一声,秦家这事办得体面啊!老邻老居的,都跟着与有荣焉!
    又见就秦思家没有,都互相交换了个眼色,这是以后连走动都不想走动了?
    秦思知道秦为民今天结婚,还等着人来请呢,她都想好了到时她可得摆摆谱,要不她可不去帮秦为民端盆!
    却没想到她等啊等的,等到日上三竿,等到饥肠辘辘,等到大院里的所有人家都分到了糖包,她家门都没响!
    秦思出门听到人家都在议论秦为民结婚都有排面,糖包发得多大方,气的她脑瓜子嗡嗡的。
    “一个个没见过世面的东西,人家几块糖就给收买了,真是眼皮子浅!”
    以往她也这么嘴贱,但都没人跟她一样的,寻思着毕竟是秦家闺女,闹的太大不好看。
    可今天许是糖包就是信号,没人再惯着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