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母巢(第 1 / 6 页)
    “李总,您请。”一个瘦小的男人点头哈腰地说。
    李镜像是从深海中极速上浮,耳朵嗡鸣、胀痛,胸口因为气压剧烈变化而产生撕裂般的疼痛。他好似猛然钻出水面,迫不及待地疯狂喘息,眼球的疼痛一直蔓延至脑海深处。他努力克制住眩晕感,盯着眼前的男人。
    这个男人皮肤黝黑、粗糙,双手有无法愈合的龟裂,外表带着常年体力劳作留下的痕迹。他穿着一件不太合身的宽大衬衫,衬衫领口、袖口处已经泛黄,腰上紧紧勒着皮带,皮带扣锃光瓦亮,腰上还挂着一串钥匙,脚上趿这一双不合脚的皮鞋。整个人沧桑、世故、疲惫,还有种介于淳朴和奸猾之间的特殊气质。
    “李总?”
    嘴唇开合,李镜下意识吐出一句话:“领导您太客气了,您先,您先。”
    二人推让了好一会儿,村长才先上车:一匹骡子拉的车。
    李镜和助理小刘跟着上车。小刘大学一毕业就进了李镜的公司,跟了李镜三年多,做事有点儿粗心大意,但胜在为人正派。
    赶车的农夫牵着骡子在前面走。道路崎岖不平,骡车上十分颠簸,李镜脑袋更疼了。小刘拧开一瓶水,递给李镜。小刘扎着高马尾,戴无框眼镜,身上是一套摩登又时尚的连体服,路在外面的皮肤光滑细腻,好似珍珠。以前怎么没注意过小刘长得这么好看?李镜有些疑惑地想。凉水入喉,李镜觉得清醒了一些。
    这是一个西南偏远地区的山村,交通不便,连乡道都没有,只有这种人和畜生踩出来的土路。天空像是罩着一层灰蒙蒙的薄雾,光线让人觉得脏脏的。
    举目四望,荒山,杂草,嘶哑鸣叫的乌鸦。
    一行人走了两个多小时才到达村口。村里的土路特地清扫过,没什么垃圾。村头几间屋子都是砖瓦房,不细看的话,还挺气派。再往里走,房屋就是旧式的材料和结构了,为了防潮,地板离地三寸。每家每户都有个小院,院墙低矮,能看到院子里的鸡棚和晾晒的谷物。
    有几户人家院门敞开,满面风霜的男人们怀里抱一个娃、手边再牵一个娃,站在院门口看着李镜和小刘。常年在灶台边忙碌,男人们眼球浑浊,神情蒙昧又警惕。
    李镜隐隐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领导一边走一边跟李镜介绍情况:村里的人口、种植作物、县里的政策。一路说着,他们来到了村里的小学。“十里八村的娃子都来这读书。”
    锈迹斑斑的栅栏围出来好大一片地方,里面是操场,有一个破旧的篮球架,和一根光秃秃的旗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