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9 不拆长城非好汉(大结局)(第 10 / 14 页)
大的自治自主之权。而且五年之内。他的领地只需向朝廷缴纳五只海冬青、二十颗东珠、一百领狐裘的税赋。
    同时,由于那里异族众多、势力错综。而极北之地距离京师山高水远,交通不便,允许他因时因地发动对外进攻、防御、结盟的权利,并可对奴儿干和辽东兵先调兵奏。
    不过......据说西伯利亚这个古怪的名字是因为那儿再往北,就是当年苏武牧羊的极寒之地就叫这个名字,可怜一雪大明土木堡之耻、开疆拓土立下不世之功的杨凌,却被发配到这种不毛之地,去率领一批蛮人、堕民、移民白手起家建立王国,人家也是王,他也是王,做王爷做到这份儿上,实在叫人一掬同情之泪,可怜啊!
    天下人都在可怜本该好好当他地武威王,本该在济南大明湖畔拥美品茶享清福地这位什么什么惨兮兮西伯利亚王,孰不知最可怜的却是又为他背了一回黑锅地正德皇上。不过背黑锅我来、打江山你去的正德皇帝不在乎,他是皇上,黑锅背的谁敢把他怎么样?不知真相的太后和三位公主那儿还有几口黑锅等着他来背呢,死猪不怕开水烫了。
    正德的诏书上有一件不引人注目的事,那就是杨凌有封地而无王宫,王爷就藩本该令司礼监和工部督造一座王宫,然后藩王才能启程。而现在却压根没提赦建王府之事,就宣布杨凌很快就会返回塞外主持朵颜移驻建城之事。
    这样的话,京师西郊那幢王府就还是正宗的王府,杨凌在他的封地自已所建的只能叫别宫,这其中可玩味之处就太多了。一些有心的朝臣注意到了这件事,隐隐觉得恐怕这位西呀西伯王不会就这么失了圣心,也不会就这么贬到塞外再不还京。
    正德皇上把杨凌宣上金殿,‘余怒未息’地训斥一番,宣布了任命,随即......赐下一幅画,一幅皇上亲手所缓地画。这件事再次成为满朝文武乃至天下百姓极度好奇的事情。
    想当初杨凌九城寻医。公然抗旨,弘治皇帝罚其午门长跪。恩赦之后却赐下了一幅亲笔画,这幅画曾经在法场上救了杨凌的命,所以知者甚多,甚至画上弘治帝的题诗都早已流传开来。
    “森森千丈松,虽磊砢多节目,用之大厦,终是栋梁之材”。那是何等赞誉?皇上还真的是金口玉言呀,杨凌真的成了大明朝的栋梁之材。
    现在,杨凌又抗了圣旨,又得罪了当今皇上,皇上送给他地是一幅什么画呢?会题什么诗呢?
    没有人知道,不但与他过从甚密的焦阁老不知道,后来成为西伯利亚王左膀右臂,名扬欧洲地杨慎、鄢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