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 北向(第 8 / 11 页)
国时人数已不足三分之一,个个衣衫破烂、面黄肌瘦,比乞丐还不如。
    该国朝廷为之争吵的厉害,是动兵报复还是改变战略同大明交易,一度成为朝廷争论的焦点,不过从现实出,而且见识了大明海军的厉害,远征东方几乎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幻想。最终求和方在国王的支持下占了上风,目前正在建造大商船,估计最快得今年秋天才能出。
    江南方面,在马怜儿、阿德妮的经营下,内厂生意兴隆,杨凌对此甚感欣慰。他从内厂分离出来的强大力量,是隐瞒着朝廷的,这支力量也不可能再交回去,向皇帝坦白,就是表明自己当初接受国公一职是预留后手,而且国家一旦踏上正规,杨凌也不愿意让朝廷拥有这样一支强大的特务组织。
    可是这支力量、这些人马必须要安排出路,随着商业展,杨凌想逐步把他们转化成一支贯穿南北、连结海外的强大商业组织。
    看着马怜儿、阿德妮的信,杨凌微微蹙起了眉,说道:“阿德妮太着急了,她建议我现在向海外殖民,迅把一些弹丸小国、或者无主土地拥为已有,她不明白大明国情和大明的地理形势呀”。
    成绮韵眨眨眼道:“我觉得她说的很有道理呀”。
    杨凌摇头道:“6地、海洋双霸权,我也希望。可是大明疆土广阔,物阜丰富,对殖民贸易的需求很长时间内,不会成为它的主要需求。殖民贸易没有几代人的努力和付出,就只能半途而废,没有需求而强行推动,那是难以实现的。
    她这封信寄来时,还不知道山东,河北造反的声势之大,不过就算抛开这些原因还是不可行。蒙元残余分裂后看似难以威胁到大明的生存,可是打蛇不死、后患无穷,他们的力量一旦统一,很难估计会对中原产生多么大的影响,在此之前集中财力、人才去搞殖民?
    要大规模扩张,先得彻底解决北疆,重新控制西域,此外还有大明内部的体制。殖民贸易为的是金钱、是土地,这些事不可能由朝廷一手把持,而如果交给豪绅富商们去做,商人,尤其是海商,将拥有强大的势力,朝廷能够坐视不可控的势力出现么?
    阿德妮的国家是贵族们掌权,贵族们各自都有自己的领地和子民,他们搞殖民既能扩张自己的势力又对整个国家有利,而大明是大一统的朝廷,对于安定和完全控制有着太强的要求。
    要改变这种意识,先得从不抑商、从开拓商业开始做起,展工商、扩大财源,工商势力缓缓展提高,渗透到了政界,直至经济的展有力量要求体制改变对他们的抑制。那不是一百年、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