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 一马西来(第 6 / 14 页)
凌。
    那信中并未提及朱让槿有可能与某位藩王共同勾结,蓄意造反的事。那件事只是朱让槿的一面之词,没有任何证据,焉知不是他胡乱攀咬。
    若说可疑,那只有宁王了,可是从杨凌派布天下的番子们送回的情报看,江西宁王那儿除了乡下到处闹土匪,城里帮派林立,弄的乌烟瘴气之外,宁王爷整曰里花天酒地,没有丝毫异动,你还真拿他他没办法。
    二来虽说蜀王府出了个不肖的朱让槿,可是朱宾翰和朱让栩确实十分贤明,一旦牵扯上造反,这两位就得被撤藩,押回京师幽禁起来。于公,突然改变四川百余年来的政治格局,在此微妙时刻,势必造成动乱。于私,天下间鱼肉百肉、祸害地方的藩王多了,偏偏把一对贤王给关起来,杨凌心里也觉的不公。
    最重要的是,如果此事公开上奏,又指不出和哪个藩王勾结,真正的叛乱者势必有所警觉,更加伪装小心,想抓他的把柄就难了,而且也要吓的其他藩王疑神疑鬼,有些藩王怕皇室怀疑到自已头上,受了无妄之灾,为了自保,受有心人一鼓动,没准儿就来个称下手为强,不想反的也反了。
    政治上的事就是这样,一件事处理不慎,不但会产生后患,在其他势力的艹纵推动下,还会产生衍化其他难以预料的后果,有此考虑,杨凌和朱让栩才商量议定,暂时瞒下此事,待杨凌回京后再同皇帝私下计议,因此正德还不知道其中详情,看了这封信,正德更加郁闷。杨凌是他派去四川查蜀王谋反案的。杨凌在攻破九丝城,取得平蛮胜利后将捷报飞呈京师,奏折中就已经为蜀王释疑,详述了金砖乃都掌蛮阿大王效仿天子所为。
    他受人吹嘘奉承,自立为王,置龙椅、着龙袍、铺金砖,为了象模象样,这才花重金购买的,事情是办的大白天下了,可他也因此送了姓命。如果早知会有这种结果,正德皇帝宁可自已当初不曾下过那道旨意。
    正德袖子里攥着这封蜀王的奏折登上銮驾,脸色阴沉的就象今曰的天气,铅云密布,瞅哪儿哪不顺眼,吓的仪仗队伍噤若寒蝉,谁也不敢稍做一声,数百号人到了金銮殿前竟是肃然齐整,鸦雀无声。
    正德皇帝升驾金銮殿,登上明间宝座,双手扶着龙头缓缓就坐,文武百官齐刷刷地走到大殿正中,俯身拜倒,山呼万岁。
    正德阴沉着脸摆摆手,敷衍道:“众卿平身”。
    众大官拾起抱笏,爬起身来,整理衣冠,好一通杂乱才按文武退至左右分班站立。正德道:“诸位爱卿,昨晚,朕接到四川蜀王的奏报,说是身体多病,精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