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0(第 3 / 4 页)
下身侧宵小环顾,蒙蔽圣听,终不得改啊。」司礼监掌印王
    岳赫然在座,慢悠悠地品了口香茗。
    「圣上那廊下家……究竟是何人引导?」想起那天永巷所见,好好先生王
    鏊便按捺不住胸中怒火。
    「还能有谁,刘瑾啊,哦,还有他举荐给陛下的那位丁寿。」王岳放下茶
    盏,再拱了一把火,「不只廊下家,如今西苑大兴土木的豹房,也是他张罗修
    的。」
    「黄口小儿,骤得高位,不知感念天恩,反蛊惑圣君,实不为人子。」王
    鏊愤愤不平对着刘健等人道:「晦庵,你等位列阁部,叨居重地,若只苟容坐
    视,岂不既负先帝,又负今上?」
    「守溪少安毋躁,晦庵自有定夺。」李东阳忙替刘健解围。
    一向果决擅断的刘健此时有些举棋不定,根据以往同小皇帝的斗争经验,
    无论是裁撤传奉官还是消减皇室供奉,只要几位顾命大臣以请辞相挟,便会尘
    埃落定,以朱厚照的让步收场。
    法子好用可不能滥用,小皇帝才几岁啊,后面的日子长着呢,总不能三天
    两头递辞呈吧,何况刘阁老已经感觉到朱厚照对他们隐隐的抵舳心理了,心中
    不由哀叹,先皇啊,老臣真想念与你相处的日子啊。
    手指轻轻敲击身侧案几,思忖良久,刘健还是难以决断,「直言劝谏,乃
    人臣本分,且今上年幼,易受奸人挑唆,吾等还是因循旧制,时时提点陛下亲
    贤远佞,方是正途。」
    老生常谈,王鏊对此回复有些不满,转首对身侧人道:「东山,你怎么看
    ?」
    已然致仕却还驻足京师的前
    兵部尚书刘大夏,一直低眉敛目,默不出声,
    此时缓缓睁开眼睛,扫视众人一番,道:「晦庵所言正是,去奸除佞,须从长
    计议。」
    见了王鏊失望之色,刘大夏宽慰道:「守溪不必多虑,事事有备,方能无
    患,其事吾等早已谋划多时。」
    听了刘大夏一番讲解,王鏊恍然大悟,连声赞道:「东山不愧久掌兵部,
    深谙兵家虚实之道。」
    刘大夏千瘦的面颊得意地抖动了一下,看向老神在在的王岳,「内相,你
    那里布置的如何了?」
    「未雨绸缪,那帮人的一举一动也在咱家眼里。」王岳用绢帕轻轻拭了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