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7(第 1 / 2 页)
    他,招了下手:“来的正好,正要与你商议。”
    他正色,走了过去。
    伏廷开口就问:“你敢不敢悄悄潜回北地?”
    李砚一愣:“姑父说什么?”
    “悄悄潜回北地,离开光州。”
    他皱了皱眉:“可我要在此待命,一旦被发现,岂不是正好落了圣人想要的罪名?”
    “理由我已为你想好,虽无法保你长久无恙,但短期内不会有事。”
    李砚见姑父说得如此笃定,不禁看向栖迟。
    她神色如常:“这是缓兵之计,也有风险,因此要问过你自己。”
    李砚不知他们讨论了多久,皆是为了自己,点了点头:“敢。”
    他不在乎什么风险,只要还能有机会在将来为父王雪恨,便都能一试。
    ※
    长安城中,各坊之间,不知从何时起,忽而多了一些流言蜚语。
    据说朝中就要变天了,各地藩王频频出事,乃是凶兆,皆因朝中要行长幼尊卑颠倒之事的缘故。
    若是毁及天家声誉的流言,是万万不敢有人传的,但这种消息,不明说却暗指,朝中到底是指大臣还是天家也很难说,藏头露尾的反倒显得更加神秘,很难挡住,很快便尘嚣日上。
    宫中含光殿,殿门紧闭,高台石阶下,好几个大臣肃肃然等在外面,皆是来求见圣人的。
    废长立幼是大事,又惹了流言蜚语,他们不得不来进言。
    然而等到此刻,也没有一个大臣被宣进去见。
    反而是殿内传出了帝王盛怒的声音。
    大臣们都隐约听见了,向来喜怒不形于色的圣人,竟骂了一句邕王。
    众人近来都有听说,好似是说这流言最早是从市井买卖之处流传开的,追其源头,却是从邕王那在外游学的儿子口中传出去的。
    据说近来圣人疏远了邕王,皆推测邕王是失宠之后口不择言,才对儿子说起这些不能乱道的事来。
    许久,一名小内侍捧着份奏折快步进了殿中。
    “禀大家,安北都护府,伏大都护的奏折。”
    殿门内良久无声,而后才是扔了奏折的声响,落地之声听来却有些颓唐。
    ※
    伏廷上奏,因与突厥作战期间,光王世子随军出现在前线,且手刃了几个突厥人,不慎染了突厥瘟疫,在体内潜藏了竟有数月之久,直到他去府上探视方被发现。
    随奏折附上大夫诊断结果,并声称所幸回光王府后从未接触过外人,眼下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