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国子监开组会 第140节(第 2 / 4 页)
萧钦竹现在面临的险境。
    庄良玉也敢说这份险,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她。
    在一片风雨飘摇,愁云惨淡之中,庄良玉是唯一一个一如既往的人。
    顺德帝新筹备的粮草和援军在第三日出发,浩浩荡荡地队伍绵延很远。城中许多百姓自发送行,祈求将士们平安归来。
    庄良玉站在人群中,静默片刻,正欲离开,听到有人喊她的名字。
    是赵衍恪。
    还是在丹阳街,还是在胭脂斋。
    庄良玉意味不明地笑了一声,浅浅行礼,说道:“见过永定王爷。”
    赵衍恪穿了一身月白的圆领衣袍,用折扇虚抬她的手腕,道:“庄大人多礼,许久不见,好巧。”
    “好巧。”庄良玉重复道。
    她站在胭脂斋前,直到看着队伍再不见影子,连街上送行的百姓也开始散去,扭头发现赵衍恪仍在。
    “王爷,下官还要回监中处理事务,先走一步。”
    “可否一起用顿便饭?”赵衍恪笑道,手里折扇轻摇,“关于援军的事。”
    “王爷,我只是国子监的祭酒,军队如何如我无关,下官告退。”庄良玉说完转身就走,她也好萧钦竹也罢,都是为了做事,而不是为了某个皇子争权夺利。
    赵衍恪挑眉,摇着扇子目送庄良玉离开。
    微微叹息一声,还有些惋惜。
    不知何时,一直在宫中的左仪灵竟然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不远处,她似乎目睹全程,看到了赵衍恪与庄良玉的交谈,也看到了这个男人眼中逐渐膨胀与翻涌的野望。
    静立片刻,转身离开。
    ……
    就在援军出发的第三日,顺德帝身体突然抱恙,状况急转直下,整个太医院束手无策,无力回天。
    左仪灵在宫中尽心竭力,连眼都不敢合上,整夜整夜守在昭宁殿中,随时随地观察赵肃胤的状况。
    整整四天时间,才勉强将赵肃胤的命从阎王殿拉回来。
    就在赵肃胤醒来的那一天,两刻钟后,殿内传来圣上谕旨,太子被急召入宫。
    就在太子进宫的那一刻,宣告容懿皇后彻底成为废后的旨意在阙楼昭告天下,与此同时被宣告的,还有太子被废的谕旨。
    “父皇!父皇你这是要做什么?”
    “儿臣这些年来虽不曾有功绩,但也不曾犯过大错啊!”
    赵肃胤的声音像是破旧的风箱,“不曾犯过大错?通敌叛国难道不算大错?”
    “勾结突厥人,泄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