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开府’事宜(第 4 / 5 页)

    而此次开府,不仅仅是参军、文员方面的问题,李春来还有一个更深层次、对军队内部也进行一部分改革的更大战略。
    那便是后世的‘参谋制’!
    时至此时,李春来对于青州左营此时麾下四五千人的规模,勉强还能游刃有余,但,青州左营的扩军已然是不可避免之事!
    若等以后青州左营上万人,乃至是数万人,李春来还能这么游刃有余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正如后世教员的名言“枪杆子里出政权!”
    ‘枪杆子’才是他李三爷在这个世界安身立命最大的保障!
    为了加强对军队的控制权,他李三爷就算再怎么穷其所有,都是不为过的。
    ……
    接下来数天时间,李春来借助辽地战事的影响力,不断的深入部队中,对各级军官交流,同基层儿郎们交流。
    也抽空与文师爷、杨德山他们不断的交流,算是提前给他们种草,先把大框架搭建起来。
    此时,经过了这几年的艰辛打磨,李春来对部队的核心军官方面,已经不怎么发愁了。
    毕竟,对于军人而言,实战才是成长的最好方式。
    不说其他人了,董公子董立那种纨绔,在经历了奇袭老寨之后,那种成长性,简直就是一条大阳线。
    此时的董公子,俨然是青州、乃至是方圆几府内,最值钱的钻石老老五。
    无数大族的大家闺秀,都是想着法子跟他们董家拉关系,要把宝贝女儿嫁过来。
    至于嫁妆之类,早已经被炒到了数万两的规模。
    俨然已经是沂源、包括周边地区最近最大的大瓜了。
    而不论是洪斌、张黄、崔二、陈六子,还是刘黑子,包括山子、小金子,乃至是虎头等人,都已经开始成长起来。
    基层军官就更多了。
    在军队方面,对李春来而言,真的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那股东风’了。
    奈何,在文职方面,李春来却是菜的抠脚……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此时国朝文贵武贱这个概念,始终是不得扭转。
    这几年来,李春来虽是通过杨德山和文师爷的关系,收拢了不少账房先生以及读书识字之人,却只能算是小猫小狗三两只……
    都是些不如意的读书人。
    或许他们未必没有才华,奈何,想真正成为独当一面的人才,那路还长着呢。
    但对此时的李春来而言,文职方面的要务,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