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玉山白雪飘零,燃烧少年的心(第 3 / 5 页)

    晚上酒宴的时候,他透露给了李春来一个、让李春来都振奋不已的消息!
    之前浑河大战后失踪的戚元功和秦邦屏等人,终于是有消息了。
    他们此时已经退到了三岔河一线,虽然损失惨重,却已经跟当地明军前哨接上了头,活着回来问题还是不大的。
    只是,戚元功的父亲,戚继光戚大帅的嫡孙、老将戚金,却是因为掩护他们撤退,已经是阵亡了……
    便是尸骨都无法找回……
    这让李春来也禁不住长长松了一口气。
    苍天有眼啊。
    竟保住了浙兵与白杆兵最后的这点血脉。
    若是单纯一个点来看,这似乎并算不上什么。
    但是。
    若着眼全局来看,这绝对是能让整个大明都欢欣鼓舞的消息!
    现在的浙兵,虽远不是当年戚大帅麾下的百战精锐可比,但他们俨然继承了戚大帅和老浙兵的遗志与荣光。
    不管怎么算,戚元功还活着,这颗火种算是留下了。
    退一万步说。
    正常状态下,浙兵的驻地必定还是要回到江浙地区。
    这是个什么概念?
    大明未来大半的税赋,可都是要依靠那片区域啊。
    纵然戚元功与浙兵,再无法恢复到当年戚大帅时的荣光,但只要有他们坐镇,镇住一些不坏好意的宵小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即便未来在军事上,帮不上李春来什么,但在经济上,极有可能成为大臂助。
    有助于李春来打开、开拓江南市场。
    白杆兵就更不用说了。
    西南,那是个什么地方?
    便是往前推百年,甚至更久,大明依然高高在上的时候,那些土司哥们,照样敢跟朝廷玩命!
    况乎是此时?
    秦良玉此时虽是老迈,但虎老雄风在,究竟还是有几分威严的。
    另一个时空中,为何西南的局势崩盘那么快,越来越糜烂,越来越凋零?
    说的不好听点,那些能打仗、敢打仗,能做主、敢做主的英雄之辈,都已经死绝了啊。
    剩下的那帮歪瓜裂枣,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你还能指望他们
    干点什么呢?
    秦邦屏不死,按照他四十左右的年纪,至少还可以稳个十年八载的,岂能不是重大利好?
    推荐下,我最近在用的追书app,缓存看书,离线朗读!
    若李春来未来能把握好这根线,与秦家进行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