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第 4 / 4 页)
让我修孔子之道,传经天下,修文古今。”
    第23章
    来找言二郎的,是刘文吉。
    同是岭南出身,言尚又是一个极擅交朋友的,哪怕刘文吉再是恃才傲物之人,他在长安和言尚重逢,都觉得一阵激动。
    刘文吉笑道:“收到你要来的信,我早就开始按照你的要求,在长安帮你物色房舍……”
    言尚当即作揖:“辛苦刘兄……”
    刘文吉一把握住他的手摆了摆,示意不必如此。
    刘文吉还红了下脸:“不过我也没找到太好的房舍,目前只找到了永乐坊的永寿寺。那里只是离热闹地段稍微远一些,但也没有到贫瘠的地步。住在寺中,还正方便你安心读书……”
    言尚便再次道谢。
    其实刘文吉找的住舍离言尚自己的要求还差得甚远,他连永寿寺都嫌太热闹。
    不过刘文吉的好心,言尚自然不辜负。
    说起这个,言尚就想起一事,道:“我的老师窦公得知我来长安后,帮我绕了些关系,让我去太学临时读两天书。”
    刘文吉一怔,然后有些酸:“有位太学博士做老师,你运气真好。”
    此年代书籍何等珍贵,而太学中的书又是少有的浩如烟海。
    哪怕马上就要科考了,言尚的老师能让言尚临时去太学……也颇让刘文吉在意。
    因他自己父亲当年在长安当官时做的是御史,御史向来是得罪百官的一个职位。刘文吉的父亲就没为刘文吉在长安留下太多资源。
    言尚看一眼刘文吉。
    他微笑:“我请求了我老师,他许可刘兄与我一起去太学了。”
    刘文吉:“……!”
    他猛地当街停下步,用难以置信的眼神看着言尚。
    言尚一贯地和气好说话,这对于在长安尝尽人情冷暖的刘文吉,何其难得,竟有双目微润之感。
    刘文吉握着言尚的手,使劲摇了摇。他几次张口,说不出太多感激的话,最后道:“素臣,你如此帮我,刘某日后绝不负你。”
    言尚道:“些许开口之情而已,何至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