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牙·珠芽 决明(第 1 / 2 页)
    上一本才说到要转换一下心情,去写别的东西,但……
    别的东西,挂在第三章(死)。
    也就是说……我被ko了(喷血)。
    因为,实在卡得太严重,按那样的进度,我大概二o一二都不用交稿,所以逃避似地回到龙骸城怀抱,结果顺畅无比,整本稿子就是那样打出来了……
    最初初,大龙子不在出清的计划中。
    我很喜欢他,所以让他串了很多场,但是,他的名字,让我“唉油~”了一下,当时心想:
    “没关系,我没要写他,他的名字没机会出现,就用这个设定好了……”(↑做事完全不考虑后果的家伙)
    直到有一天,我在电视上看到蚌精舞(对,就是那种~古老的游行活动,穿着小肚兜,手拿两边蚌壳道具,一夹一夹转圈圈……),我萌了……(我的萌点,总是来得很怪)
    直到有一天,我被“别的东西”打击,卡到天荒地老、卡到海枯石烂,才扑进大龙子的怀中,寻找慰藉……
    关于龙生九子的老大,较常见的有两种:
    ◎囚牛,龙生九子之一,喜音乐,蹲立于琴头,汉族的胡琴上、彝族的龙头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乐噐上也有其扬头张口的形象。(数据源:奇摩知识+)
    ◎赑屃(音必细),形似龟或螭虎,喜爱背负重物。常出现在石碑下、墙角、金炉脚、桌角等处。
    我采用的是第一种,只是那亲切可爱但一点都不威的名字(叫蛮牛还比较威武),让大龙子被我丢进配角圈内,若不是蚌精舞的萌点,他还真的可能就这样默默埋进坑里……(这是该感激珠芽的意思吗?xd)
    这次不用介绍男女主角的读法了吧,嘻。
    两位的名字都很一般般,又是猪又是牛,没有读音上的困扰,不过累赘补充一下这一位——夔牛——音同“葵牛”,《山海经·中山经》:“岷山,……其兽多犀象,多夔牛,其鸟多翰鷩”外形约略像牛,但只有后腿,在“古剑奇谭”里,是忠厚可爱的小妖物,在这里,则是沦为龙子出气包,纯粹过场之用(笑)。
    至于,背负书名这个重大责任的女主角“珠芽”,为她取名的那瞬间,我完全没注意它的读音(因为都是用写的,视觉优先),一直到两三天后,向朋友报书名时,才惊觉——这个书名实在是……实在是……太恶搞了呀(抱头)。
    偏偏,我又是个先入为主的家伙,一旦认定了,就会找出几十个理由,说服自己、催眠自己,让自己接受了男女主角的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