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竹秋 第264节(第 2 / 5 页)
子曹王三兄弟跟随母亲梁贵妃去慈宁宫探望太皇太后。在慈宁花园一处凉亭玩耍时,亭子骤然坍塌,三位皇子和窦贵妃全部殒命。
太皇太后受惊过度中风晕厥,经御医救治两日撒手人寰。
噩耗传出,人们私下猜疑,都感觉这悲剧太蹊跷。
冯皇后无子,皇长子庆王是储君的热门人选,还有一个手握重兵的舅舅做后台,太子之位唾手可得。
由于这层原因,京里又兴起谣言,说今上忌惮窦氏,厌恶庆王三兄弟丑不类己,不愿立他们为嗣,故意使人暗中破坏凉亭,制造意外。选在慈宁花园动手是因为可以借太皇太后为由不予调查。
柳竹秋听柳尧章讲述流言忍不住骂造谣者居心太恶。
“陛下是不喜窦妃和梁家人,但还是疼爱那三个儿子的,而且侍奉太皇太后至孝,怎会拿她老人家做掩护杀害亲生骨肉?”
柳尧章说:“他们造谣陛下不会追查,可现在东厂和锦衣卫都在加紧查案,我在内官监的学生说这几天宫里一大半的人都受审了,连皇后娘娘宫里的人都不例外。估计陛下收到消息即日便会赶回来为太皇太后治丧,届时宫里定会兴起大狱。”
收到窦妃母子的死讯,柳竹秋便在琢磨案情。
本朝以孝治天下,太皇太后居住的慈宁宫,修缮是紫禁城里最细最勤的,凉亭无故坍塌绝非意外。
窦妃母子的死因的确可能牵扯到“立储”,目前册立呼声仅次于皇长子的是李惠妃生的皇四子胶东王,这还得益于柳竹秋当年为朱昀曦献上的“吉梦召麟儿”的计策。有庆德帝的余恩加持,更兼李家门第低微,在朝中无甚势力,大臣们也很拥护胶东王。
而朱昀曦目前表现出最喜爱的是冒舒妃生的皇七子义安王,因为冒妃的表哥就是他倚重的五军营总兵官单仲游,为这缘故官员们反而很排斥。
假如朱昀曦说要立皇七子为嗣,定会遭到群臣反对。
那么杀死梁妃的会是李惠妃或冒舒妃?
柳竹秋认为都不可能。
李妃自生下皇四子后一度得宠,与窦妃闹过一些龃龉,但那都是朱昀曦有意扶持怂恿的,李妃对皇帝敬畏服帖,绝不敢恣意妄为。
冒妃身后的单仲游是朱昀曦驾前第一忠仆,更不会如此悖逆。
如果将思维越过“夺嗣”深入探究,此案似乎关联着更大阴谋。
柳竹秋综合分析局势后得出见解:“陛下尚未立储,若遇不测,由谁继位就成了朝廷的头等大事。本来窦家势大,庆王有长子优势,陛下宾
太皇太后受惊过度中风晕厥,经御医救治两日撒手人寰。
噩耗传出,人们私下猜疑,都感觉这悲剧太蹊跷。
冯皇后无子,皇长子庆王是储君的热门人选,还有一个手握重兵的舅舅做后台,太子之位唾手可得。
由于这层原因,京里又兴起谣言,说今上忌惮窦氏,厌恶庆王三兄弟丑不类己,不愿立他们为嗣,故意使人暗中破坏凉亭,制造意外。选在慈宁花园动手是因为可以借太皇太后为由不予调查。
柳竹秋听柳尧章讲述流言忍不住骂造谣者居心太恶。
“陛下是不喜窦妃和梁家人,但还是疼爱那三个儿子的,而且侍奉太皇太后至孝,怎会拿她老人家做掩护杀害亲生骨肉?”
柳尧章说:“他们造谣陛下不会追查,可现在东厂和锦衣卫都在加紧查案,我在内官监的学生说这几天宫里一大半的人都受审了,连皇后娘娘宫里的人都不例外。估计陛下收到消息即日便会赶回来为太皇太后治丧,届时宫里定会兴起大狱。”
收到窦妃母子的死讯,柳竹秋便在琢磨案情。
本朝以孝治天下,太皇太后居住的慈宁宫,修缮是紫禁城里最细最勤的,凉亭无故坍塌绝非意外。
窦妃母子的死因的确可能牵扯到“立储”,目前册立呼声仅次于皇长子的是李惠妃生的皇四子胶东王,这还得益于柳竹秋当年为朱昀曦献上的“吉梦召麟儿”的计策。有庆德帝的余恩加持,更兼李家门第低微,在朝中无甚势力,大臣们也很拥护胶东王。
而朱昀曦目前表现出最喜爱的是冒舒妃生的皇七子义安王,因为冒妃的表哥就是他倚重的五军营总兵官单仲游,为这缘故官员们反而很排斥。
假如朱昀曦说要立皇七子为嗣,定会遭到群臣反对。
那么杀死梁妃的会是李惠妃或冒舒妃?
柳竹秋认为都不可能。
李妃自生下皇四子后一度得宠,与窦妃闹过一些龃龉,但那都是朱昀曦有意扶持怂恿的,李妃对皇帝敬畏服帖,绝不敢恣意妄为。
冒妃身后的单仲游是朱昀曦驾前第一忠仆,更不会如此悖逆。
如果将思维越过“夺嗣”深入探究,此案似乎关联着更大阴谋。
柳竹秋综合分析局势后得出见解:“陛下尚未立储,若遇不测,由谁继位就成了朝廷的头等大事。本来窦家势大,庆王有长子优势,陛下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