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竹秋 第131节(第 3 / 5 页)
了,笑问:“不知今日的酒菜可还合权兄口味?”
    权厚宰刚夹了一块笋鸡脯入口,正嚼得欢畅,听她询问匆忙咽下,笑道:“在下正想问温孝廉家的厨子是哪里请来的,烹饪手段着实高妙,就拿这笋鸡脯来说吧。鲜嫩滑爽,口感清新。在下来中国四五年,鸡肉和笋都是常吃的,却没尝过这样好的佳肴。”
    柳竹秋怡然解答:“小生家里的厨子曾是专为太子殿下烹制御膳的,自非寻常庖厨可比。”
    权厚宰惊喜羡慕,问她是否能经常吃到宫廷美食。
    柳竹秋慷慨道:“殿下常有赏赐,欢迎诸位好朋友常来寒舍,大家共享美食。”
    送客时赠送每位宾客一斤干海参二两金丝燕窝。
    过不多久她再找借口邀请权厚宰,拿黄鼠、蛤蜊、熊掌等珍稀佳肴招待他。
    权厚宰身在异国,经济并不宽裕,从未像这样畅爽淋漓地满足过口福欲,每次都只恨肚皮小,但愿多长两个胃来装山珍海味。
    如此一来而去双方便混熟了,他也会赠送柳竹秋一些朝鲜国出产的土仪,换得的回礼则是市面上罕见的珍贵食材。诸如鲍螺、驼峰、烧麋、天鹅肉……全是柳竹秋从太子那里讨来的贡品。
    这日她又向朱昀曦求要新进贡的鲥鱼,朱昀曦在见面时交给她。
    柳竹秋打开装鱼的坛盖,一股浓烈的腐臭冲鼻而来,她像被老虎咬了一口,赶紧扣住盖子,退后苦嚷:“这真是鲥鱼吗?怎么这么臭?”
    鲥鱼自古是盘中珍馐,宋代刘植曾作诗赞之。
    “香堪配杞菊,味不数菰莼。玉露双酘熟,秋风一筯新。”
    当年她随父在广西任上,每到春夏时节都能吃到新鲜鲥鱼,用小火煎炸,其酥香鲜甜不一而足,真可谓人间至味。
    哪像这坛子里的恶物,只合拿来催吐。
    朱昀曦在她开盖前就已捂住鼻子,蹙眉道:“这是本月刚到的冰鲜,我是一直不懂这鲥鱼有什么好的,从小受不了这股恶臭,闻一闻整天都恶心得吃不下饭。”
    每年江苏一带捕捞鲥鱼,先用来祭祀南京的孝陵,之后装在冰鲜船里运往京城,预备六月初一祭祀太庙。
    船只昼夜不停的航行,奈何夏季炎热,冰块不足以保鲜,运抵京城的鲥鱼都已腐败发臭,洒盐腌渍后进献皇家,早已失去其原味。
    柳竹秋替鲥鱼正名:“臣女在广西时常吃新鲜鲥鱼,真真味美可口,想这贡品跋涉千里来到京城,色味俱变,已是腐坏之物了。”
    她听说运送贡品的冰鲜船总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