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竹秋 第7节(第 4 / 6 页)

    柳竹秋辞出顺天府衙时暮色已深。瑞福正牵着马在大门外迎候,她小声吩咐:“你速速回去向三爷和三奶奶报平安,我先去锦云楼知会妙仙姐姐,免得她为我担忧。”
    瑞福去后,旁边走来一个老仆,她认得是萧其臻的家奴郭四。
    “温孝廉,我家老爷记挂您的安危,命我在此等候多时了。您没事吧?”
    柳竹秋与萧其臻道别时见他灼急得几乎失态,相信若不是为避嫌疑,他定会亲来问候,单从道义立场出发也属不易,真真做到了“先行其言,而后从之。10”
    “牛府尹已替我洗清嫌疑,我急着回家,改日再登门向萧大人道谢。”
    郭四双手奉上一叠信笺:“我家老爷说,往后温孝廉若须帮忙,可用这信笺传讯给他,他定会竭力相助。”
    柳竹秋微微一怔,道谢接过信笺。
    她对萧其臻依然兴趣缺缺,大概是“好色”的天性作祟,对这男人提不起“性、致”,但择偶一事“理性”同样重要,谁让女人的选择权太小,只能嫁一个丈夫?天下本无尽善尽美之人,确定品行才干不错,就该试着培养兴趣。
    作者有话说:
    1桌桁:桌面下的横杠。
    2仪宾:明代对宗室亲王﹑郡王之婿的称谓。
    3贤契:意思是对晚辈或子侄辈的敬称。
    4史载:东汉宦官曹腾收同族曹嵩为养子,曹操即曹嵩之子。
    5《类篇》:北宋司马光编撰的字典。
    6出自《论语:卫灵公篇》
    7语出《孟子·万章上》
    8出自《论语·学而》
    9汉平帝元始元年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此后历代王朝皆尊孔子为圣人或称“宣圣”。
    10出自《论语·为政》
    第七章
    柳竹秋骑马穿城而行,不久来到皇城下。人定时分,车马稀疏,灯火阑珊,巍峨宫墙直插天宇,顶端锯齿状的墙垛仿似巨兽的牙齿,月亮遭到啃食,残缺不全地躺在流云里,月光凄迷如泪水。
    她行至宣仁庙附近,见几个行人提着灯笼立在一处墙边围观,走近后驻马查看,橙黄光线复原了墙壁的猩红,分明映衬出一个用炭笔描绘的图像:一只戴官帽的兔子。
    寥寥数笔,画工粗糙拙劣,像是顽童信手涂鸦。
    皇城乃天子居所,神圣庄严之地,不容亵渎,再说墙内外时刻都有禁卫巡逻,要寻隙涂画谈何容易,谁会冒着杀头的风险搞恶作剧?
    柳竹秋看到那兔子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