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竹秋 第2节(第 4 / 5 页)
开恩以戴罪之身审案,不敢再滥施酷刑,撬不开嫌犯们的嘴,急得如吞爆炭。
    偏偏那最关键的人证温霄寒自前日从飞花楼逸去便不知所踪,当务之急是找到他。
    但此人关系网错综复杂,要大肆搜捕他也很不妥。
    牛敦厚思前想后,决定把这得罪人的差事甩给下属:宛平县县令萧其臻。
    作者有话说:
    写文不易,请大家支持正版,别去看盗文。
    1国子监祭酒又称大司成
    2指科举时代的考场。用荆棘圈成的场地。
    3考场号房按照“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编号
    4乡试后,由州县长官宴请主考官、学政及中式考生的宴会。因在宴会上歌诗经小雅鹿鸣篇,故称为「鹿鸣宴」
    5至公堂是贡院里官员办公的地方。
    6孝廉是对举人的尊称。相公是对秀才的尊称。
    7《窗稿》是指书商们出版的八股文优秀范文合辑,相当于科举考试的参考书。
    第二章
    萧其臻,字载驰,苏州人士,出生宦门,自幼聪敏好学,十八岁考中探花。未经铨选便由圣上钦点为翰林院编修,是曾被朝中一直看好的后浪。
    岂料四年前其父暴病亡故,他返乡丁忧,制满回吏部报到,其时翰林院编制已满,只能去地方任职,庆德帝怜才,授意吏部任命他为宛平县令。
    宛平县是京县,县令官阶为正六品,比地方县令高出两级,但在冠盖云集的京师,也只是个受气受累的芝麻官。
    就拿眼前这桩差事来说吧。本朝是“一府两县”掌京畿,即顺天府和大兴、宛平二县同城治理。衙门都设在鼓楼前的帽儿胡同,府衙居中,两座县衙分列左右。
    京城以皇宫午门至玄武门南北延伸为中轴线,东侧属于大兴县,西侧属于宛平县。百姓戏称:“皇帝上朝坐殿时,一半屁股在大兴县,一半屁股在宛平县。
    京城里官多,管事的也多。单说社会治理方面,除顺天府外,还有五城兵马司、五城巡城御史协助维持治安。东厂和锦衣卫负责巡查捕盗,访诘奸宄。
    顺天乡试舞弊是钦定要案,抓捕嫌犯这种能立功露脸的好差事按说落不到萧其臻手里。所谓“好事不上门,上门无好事”,他接到上峰命令时就把这层关系想明白了。
    那温霄寒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东厂督主张选志为自家金孙延聘的西宾1,
    张公公不发话,满朝文武谁敢去揭他的面子,就是锦衣卫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