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9(第 2 / 3 页)
,臂上的LOGO,俩小伙儿条顺盘亮,往那儿一站昂首挺胸,跟两株小白杨似的,脑门上活生生写了一行字:老子上面有人!!
    学界的听审与项目的商业价值无关,反正投资不从自己的经费里出,蓝田的日子过得风雨飘摇,老院士们看在眼里,也只有舐犊情深,心想这小伙儿做点事业真不容易,再一看门口站的那俩天兵,气势更怂,提问时都是商量的语气,连话都不敢说重喽。
    方老板的人际运作是第一击,徐知着的英模炒作是第二击,蓝田随身那俩天兵是第三击……这轮翻攻下来,各位评审大牛们早已把心态调到了“能过就一定要让他过”的位面上。
    蓝田再怎么受挫折,实验数据不全,手上还是有硬货的,再加上谈吐优,卖相好,五分功业吹到六分,总算压线过关。最后评审结果要求他在半年内补足数据,但考虑到大家都很忙,数据补足的部分可以用文件提交,等于就是走个过场了。
    摆在蓝田眼前的那一串硬仗终于打通了最重要的第一关,蓝田抱着方风雷喜极而泣。孙参打电话给顾玄报告情况,颇有点为自家兄弟不平的酸意。
    145
    挟着学界的背书,蓝田马上向江苏省卫生厅申请报批。角膜移植属于第二类医疗技术,干细胞操作也有伦理争议,按例需要先申报,好在资料都是现成的,又有学界大牛们的集体背书,这一关打通就只是个时间问题,蓝田专门从当地医院挖了个人过来处理这些政府关系。
    至此,学界的审核暂告段落,种种商业运作正式启动,成立资产公司,整理股份结构,成立合资公司,投资申报民营医院,找苏州市政府要地要优惠,找银行谈贷款,找学校谈合作,之前接触过的投资人现在一个个正式谈过来……一大群人涌上来,将蓝田彻底淹没,一周100小时工作真是轻的。
    还好,李爱之是资本运作的好手,条条框框门儿清;而方老板手下的团队之前一直憋着一口气要在中国开医院,虽然实战受阻,但演习经验极其丰富,一个班子拉过来,全部顶上。
    蓝田之前虽然也算是大老板,这些年过手的经费以千万计,但毕竟没见过这种阵仗。
    如果一切都顺利,再过几年,他就能发财当财主,功成名就悬壶济世,实现多年梦想。说不开心,自然是骗人的,要说有多激动,其实也是骗人的。从实验出现重大突破的那一刻起,他就在等着这一天,这么多年的准备,仿佛是必须的命运。如果得不到,会惶恐难安,有如人生失败,而真正得到了,也不过是:好吧,就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