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章 九三年(十六)(第 6 / 7 页)
步,不惜毁灭本国的工业。宁可割地又赔款、宁可无数人失业,也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种进步,和法国重农学派一样,是自然秩序幼稚病。而自然秩序,又是理想化的资本主义社会,所以也即资的幼稚病。
    至少现在可以确信,取消钞关子口和资本的种种限制……
    【作为一种经济措施,这不会带来什么好处。这会激起一种忿怒,这种忿怒一定会遇到几乎不能遏止的反抗,而这种反抗必然会导致反动】
    其四: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不要直上直下,必要的时候往前走两步、退一步。
    比如工商业急速发展,这是走了两步。走完这两步,似乎第三步应该继续往前走,直接取消内部钞关子口和各种限制,因为这是进步的。然而这时候不但不应该往前走,反倒应该稍微退一步。
    其五:领导的阶级,一定要代表现在和未来。而不是把均田、甚至退回井田,作为最终的目标。也即,至少在阶级的意识上,不能是小农的、小资产者的。
    但是,其又必须要意识到,大顺是个小农国家,想要做成事,不可不考虑小农。否则,是成不了事的。
    其六:要把集中社会资源的目标,定在收租地主身上。把这些每年实际上是大顺财政总收入数倍的地租,作为大东进运动的社会资源。
    于此时,于此刻,这种目标倒也并不过分。
    甚至可以说,这只是个工业资本主义的资产阶级革命而已——目标旨在消除内部可能的反动反抗,和扩大世界市场。
    从历史的角度,大顺本身是具备发展工业资本主义的一些优势的。
    这些优势,是一种可能大顺自己都没有理论地、系统性认识的一些传统。
    比如说,从殖民地政策来看。
    历史上,1813年,可以视作各个殖民帝国,从商业资本主义的殖民观,到工业资本主义殖民观转变的标志性年份。
    什么叫商业资本主义的殖民观?
    举个例子。
    爪哇。
    荷兰早期统治。
    强制种植、强制上贡。
    控制香料,砍伐丁香树,操空价格。
    完全不考虑生产力的发展,而是纯粹以商业利润、商业资本的回报率为目标。
    你包括说大顺一些地主,囤积土地,收取租子而不是去改良土地扩大生产,也可以视作一种商业资本主义的思维。
    什么叫工业资本主义的殖民观?
    仍旧爪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