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三章 鸩酒、解药(中)(第 1 / 5 页)
    当然这件事,在刘钰看来,其实简单点说就是一个意思:如何避免大顺新增的海量货币,流向土地?
    如果以工农业资本的逻辑,资本流向土地、改良土地、提升产量,这是发展生产力。
    但是,大顺的土地问题,金融属性,是要多于生产资料属性的。
    一方面,大顺现在的亩产冠绝全球,资本流向耕地,除非是种经济作物,否则其实对于产量增加并没有太大的效果。
    一定要弄清楚,等到第三次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时候,土地集中的目的,是因为这一场工业革命,需要几亿人甚至十几亿人的劳动力。
    而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夕的大顺,不能、也不需要考虑劳动力问题。
    所以,只剩下了“纯粹的生产力”问题。
    而既然是纯粹的生产力问题,从汉代的高炉铁耧车、再到唐朝的曲辕犁成型,再到大顺华北地区两年三熟制开始普及,实质上的亩产已经无法有效提升了。
    理论上,化肥之前,搞大规模的水利工程,也可提升亩产。
    但,就大顺这河流条件,说句难听的,黄河、淮河、洪泽湖、大运河……这些问题,你啥资本啊,你能搞成这样的工程?
    生产力的提升,有两种理解。
    一种,是人均生产效率提升,原本的土地需要更少的人,而“多余”的人,或者去北美垦荒增加总生产力、或者进工厂增加生产力。
    而另一种,就是大顺这种。工厂容不下这么多人、北美垦荒的成本太高,那么生产力的提升也就只能体现在亩产上。
    但显然,现在大顺的亩产已经极限。除非是种植经济作物,或者是两淮草荡地、东北平原荒地这种,否则资本买地以工业资本逻辑,改良土地、兴修水利、提升亩产,基本上不现实的。
    除非,这资本能牛到,自己干淠史杭工程、自己能干淮河水道工程、自己能干黄河河道改造工程。
    而显然,资本能牛到这种程度,必然能也只能是国家的资本。
    另一方面。
    伴随着海量白银流入大顺,实质上,大顺的白银,在缓慢贬值。
    而大顺的改革,又在逐渐减轻“按亩税役”的问题——主要是大顺现在的工商税、垄断专营利润、对外贸易关税等,使得大顺不需要全力压榨农业——这也使得大顺的土地,有明显的升值倾向。
    按亩役税,会导致地价降低。
    后世三提留、五统筹的时候,一些开荒地,白给人种,都没人要。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