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卷末总结(下)(第 2 / 5 页)
财读会计。
    但是我对这门专业没多大兴趣,上课都是玩手机。
    心里的负罪感和“上了大学就轻松了,你想玩就玩没人管你”的声音在脑子里碰撞,好像这样就能消减一些。
    但是当初的茫然依旧还在。
    而且上了大学,这种迷茫感变得越加强烈。
    因为你身边优秀的同学,要么在业余时间考证,要么在准备考研,哪怕只是认真做作业都比你强。
    于是又是死循环,只能靠聊以慰藉。
    那时候就在想,等毕业之后,我能靠什么养活自己?
    当会计?
    一想到整天都得坐办公室里对账本,我就觉得未来充斥了无趣。
    那样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这种自我思考进行了很长很长时间。
    整个大一大二几乎都是这样过来的。
    两年下来,我挂科挂了很多,包括微积分下、概率论、英语、基会、中财、高财、财务管理……不下十几门课。
    从第二学期开始,每个学期都有学业警告。
    但我就是提不起劲,觉得人生好像也没什么意义。
    除了多活几年可以多看之外,好像也没多大乐趣。
    直到大二那年暑假,我记得是19年,当时书荒了,我鬼使神差的在这里开了本书,然后很幸运的签约了。
    当时的感觉我还依旧记得,那种突然好像就活过来的感觉。
    以前我也自己偷偷写过,但都是几千字几万字就断了,没那个毅力。
    但是这次签约,加入了官方的扣扣群,突然触及到了作者的世界,新的大门就这样向我打开。
    那时候我就突然发现,自己可能找到了想要的东西。
    我在心里幻想,如果写书可以养活自己,未来哪怕每天就坐在电脑前码字,我也能活的很开心。
    尽管和会计一样,也不过是整天做办公桌前工作,但是感触却截然不同。
    如果说是写的话,我愿意。
    于是经过了一系列挣扎,大三开学的时候,我找了辅导员,提出了休学一年的想法。
    辅导员让我先和爸妈谈谈。
    我在家里是很内向的性格,很少跟爸妈沟通。
    最后我在word里写了一封信,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爸妈。
    这大概是我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为自己的人生选择方向,做出决定。
    而更庆幸的事情,大概就是我爸妈的开明。
    我爸可能要稍微顽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