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恶婆婆只想养老 第232节(第 3 / 5 页)
整个府城一片海清河晏的样子,自动的将这本隐忧也放下了。
    她也想明白了,这事牵涉到沈、苏两家,被这两大靠山牢牢挡在身后的李家,目前也着实谈不上什么危险。
    前些日子就连在李家盘桓多日的苏七公子也已离开府城返京回去了。
    只是听说沈、苏两家的老人得了赵芸娘的音讯,一个个心急如焚,早按捺不住要骨肉相认,江婉需要考虑在不动声色的情况下,怎样让两家的长辈得偿所愿。
    不过这件事最少也得等到年后才能安排了。
    介于李延睿的心情,团圆之事最好能等他乡试中举之后。
    哪怕江婉与赵芸娘轮流安慰,李延睿虽然放下了高攀的心结,在依旧自信不足。
    想到李延睿,坐在后院享受荷风送爽的江婉,突然意识到今日正是李延睿府学休假的日子。
    “杨嫂,今日二公子书院休假,可有安排杨兄弟去接?”
    自从买下曾老爷的这栋宅子,家里的住房一下阔绰起来,江婉又让周铮回去,带了两家拖家带口的伤残军属一同过来。
    这个杨嫂就是其中一家的娘亲,虽然已经四十来岁,却十分能干,带着两房媳妇将府城的李家大宅打理得清清爽爽的,让江婉完全不必为家务琐事分心。
    比起从外面买下人,江婉更信任曾与李延平并肩作战的伤残老兵的家人,与他们相处都自然而然的透着亲切。
    “去了去了,一早我就吩咐老头子赶着马车去接了,”杨嫂从后厨里应声出来,边回答边在围裙上擦手,“这会儿应该都快回来了,我正烧好了绿豆汤冰镇起来,等他们回来就能喝。”
    杨嫂一家是跟着小儿子一并来投靠李家的,之前她们就生活在江陵府辖下另一个县城的乡下,家无恒产,靠给地主老爷家当佃户为生。
    一年累死累活的耕种下来,连填饱肚子都很勉强。
    自来到李家之后,两个房儿子、媳妇全都有活计干,能拿到月钱,年幼的孙子还能进学堂读书识字,简直过上了以前从来没敢想象的天堂般的日子,满意的不得了,事事处处无不尽心。
    “那就好,还是杨嫂考虑得周到!”江婉这话发自内心。
    别看她今日嫌天热没有出门,其实脑子里要操心的事儿不少,根本没法再像以前一样亲自照顾几个孩子的起居还能面面俱到。
    正说话间,便听到前门传来车马嘈杂的声响,两人忙住了声朝门口望去。
    李延睿身着府学书院的校服,仍然是一袭天青色的士子青衫,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