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恶婆婆只想养老 第229节(第 2 / 5 页)
顾不得礼节的周到了,她盼着望江楼的合约已经好几天了,果然晟王说话算话。
    “江娘子,这是我家王爷拟定的合约,先看看还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尽管提。”进了凉亭刚坐下,陶先生就奉上来一叠写满了白纸黑字的纸张。
    “利润四六分成?”江婉一目十行,目光单单停留在利润分成那一项惊疑不已。
    “这当真全是晟王的意思?”江婉早已不是刚穿来时的那个小白了,不仅跟郑县令打过交道,跟知府衙门也有接触,对官方人的做派不说了如指掌,至少也是门儿清。
    堂堂一个王爷,接手了江陵府豪商抄没的产业,仗着的就是天高皇帝远,为自己谋私利。
    这几乎是封建等级制度下公开的规则,跟那些勋贵豪族跑马圈地大差不差的例子,吃进去就没有吐出来的道理。
    如今不过是请人代为打理。晟王竟然可分出四成的利润?
    “我家王爷说了,这里面也有赔礼道歉的意思。”陶老先生虽然一早就觉得自家王爷的这个条款定得有些吃亏,但此时对江婉的反应倒还算满意。
    “望江楼在孙家手中时,曾给你们添了不少的麻烦,家仆作恶也是主子管束不严,还请江娘子看在我家王爷的诚意上,从今往后既往不咎。”
    “您是说孙家是晟王的家奴?”这回轮到江婉吃惊了。
    “虽然已经脱了籍,但以前就是。”等陶老先生点了头之后,江婉才发觉自己对晟王可能产生了一个天大的误会。
    “也就是说,望江楼原本就是晟王的产业?”
    “是的,是我们王爷母妃娘家的产业,也是唯一传承下来落到我家王爷手里的家产。”
    顺着江婉的话,陶老先生的思绪又重新回到多年以前,不知是想到了孙长贵的下场还是晟王母族的结局,神情有些低迷,连声音都低了下来。
    “只是这份产业以前所托非人,盈利有限,江娘子是经商的奇才,还希望能帮帮王爷,好好经营这份产业!”
    “没问题,没问题,民妇有幸被王爷赏识,还许以重利,自当殚精竭虑。”
    权贵们的家财内幕,江婉一点都不关心。
    但听了陶老先生的话,还是不由得不感概,想不到堂堂一个大虞朝的王爷,如果当真只有这一份产业的话,还真的是穷啊!
    她倒是能从晟王对待孙家的事情上,看出这不是一位横征暴敛的皇族,对他的人品又有了更多的认知。
    与这样的人打交道,至少还讲求一个规则,已是江婉设想到的最好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