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嫁屠户 第112节(第 2 / 6 页)
晴天首先自然而然地翻到最后,看今日的总营业额。
    居然破五位数了,姚晴天有些许意外。
    “今日的营业额我拿回来了,放在保险柜中了。家里一直也没有什么现金,这一万块以后便一直放在那里面,以备不时之需。之后的营业额每日下午银行关门之前,我拿折子存进去。”
    姚晴天想了想,道:“新办个折子吧,县城店里的分开单存。”
    如今镇上卤味店营收稳定,虽然没有新店这么夸张的营业额,可人家成本也低啊,按照毛利率算,县城新店一时半会怕是还赶不上镇上老店。
    “镇上也可以试着卖折扣票,毕竟那已经算是老店了。”
    这一年来,除了赵昕悦出生时,老店做了次大酬宾,因为一直很忙,之后也没办过什么活动,正值年关生意红火的时候,卖一波折扣券,想必效果不会差。
    第110章
    不过做活动就意味着姚晴天要制作更多的卤味, 年底还要帮着筹办薛青松的婚礼,那样会很辛苦。
    赵军记得姚晴天最初的想法是开一间小店,衣食无忧就行了, 节假日也能撒开手歇歇, 如今养殖场和连带着的两家店弄这么大规模,倒是骑虎难下了。
    开店做生意, 越做就会越旺,加上两间店铺都在各自区域最热闹的街道上, 无论什么季节都不会缺客流, 轻易不能关门,一年到头顶多大年三十和年初一才能关门歇业两天。
    赵军一手搂着姚晴天,一手在茶几上轻轻敲着, 想了一会道:“两边店里我打算再招几个人,厂里也需要。”
    多招些人, 把活都派下去,他能空出来分担这边厨房的工作。
    这年月好招人,他们从来没拖欠过任何一个工人的工资,名声好,只要放出话, 甚至有人托关系找上门。
    姚晴天听了, 一边翻着账册一边点头道:“是应该多招些人。特别是新店里, 营业时间长, 多招几个人能给他们排休息。”
    赵军倒是没有想到这一层, 早些年他在肉联厂上班从来没有休过假,供应的生猪多就忙得晚些,供应的少就早些收工。
    农村人做工的话,要么是按天付钱要么是按劳动成果计价, 总归是做的越多拿的越多,所以没有人会想着休息,一个个恨不得天天有活干。
    不过坐办公室的同志和那些正规大厂子的工人是有休息日的,像薛青松每周日固定休息,过年过节也会放假。
    “和那些厂里一样,一周至少让他们休息一天,不过不能固定在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