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节(第 2 / 4 页)
个叫于琴花,今年三十多岁,原本应该是在家里相夫教子的,但丈夫三年前因一次意外去世,家庭重任便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上有年迈的公婆,下有两个稚嫩的孩子,所以便出来在路边摆摊卖吃食养家。这次听闻很美味饭馆招学徒,她义无反顾地就歇了生意跑来了,因为她曾吃过米味做的吃食,那美味程度让她做梦都想也能做出这么好吃的东西,要是能被招为学徒学成那么好的厨艺,到时候就可以自己开一家饭馆,再不用风餐露宿了。
    于琴花在接受考核的时候做了包子,不过并没有用传统的方式蒸熟,而是放到平底锅中加油煎熟的,由原本的普通包子变成了生煎包。据说她也是无意中一次将包子不小心放到了油锅中,后来发现味道竟然意外地不错,所以才发明了这个吃法。当然,她并不知道这叫生煎包,而管它叫为油煎包。
    98.第 98 章 创新训练
    这五个人从此后便正式开始跟着杨明四人身后学习, 杨明教他们的第一个食物就是做方便面,五人在厨艺上颇有悟性,学了两天就已经掌握的很好了, 然后便和杨明他们一起做, 这样每天能做差不多两千来块方便面,终于能满足顾客的需求了。
    除了做方便面, 杨明四人在做菜的时候也让他们在一边看着,像当初米味教他们那样为这五人细心讲解,因此五人的进步肉眼可见,很快就能帮着打打下手并给客人们做做简单的菜了。
    有了小莲五个人的帮忙,厨房里的事情不需要米味忙活也没问题,米味总算是可以退居二线了,她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对他们进行创新训练,以激发这些人的创造力, 而激发的方法就是随便挑几样食材给他们, 让所有人即兴创作一道菜,然后再选出最好吃的那道,胜出的那位奖励一个银豆。
    米味出的第一道题目便是给了他们每人四样食材,分别是面粉、土豆、白菜和肉,用这些食材做一样吃食出来即可。
    杨明四人没有因为是师傅就自视甚高,反而主动要求也跟着小莲他们一起参加这项考核,一行九个人在饭馆打了烊之后开始研制新菜,不分先后顺序,谁想好了谁就开始,而其他人在一边看着。
    第一个上去做饭的是赵功,赵功在他们之中年纪是最大的,是老大哥, 所以干什么都主动起带头作用。他先将面粉加水揉成面团,然后将土豆和白菜以及猪肉剁成小碎丁状,加入调味料调制成馅料,之后把馅料包进面皮中,压成圆饼状,在热锅中煎熟,做成了馅饼。
    馅饼出锅,大家一人拿了一个品尝,赵功毕竟跟在米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