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87、分家(第 3 / 4 页)
撕破脸,他也懒得周旋,除了静宁留在正院,几位姨娘和云清都在西侧小院过。
该准备的东西都准备齐了,现在的西侧小院,虽然依旧出入侯府,却仿佛一个独立小院,隔绝在侯府之外。有顾元重和云清的官位还有罗世子的名头压着,倒也没有下人敢怠慢,一家人除了周姨娘星眸含泪,说是想念静宁,倒也算和乐。
姚府的办事效率很高,原想着他们至少等过年才行动,没想到小年这天就送了大批礼物来,二老爷那份最少,当即便把他气个半死,小年宴不欢而散。
四老爷虽然纳闷,心中的得意却更多一些,只当姚家识时务,非常高兴的笑纳了节礼。
转眼就到了过年,祭祖的时候女子不能参加,云舒也乐得不去磕头。
年夜饭,守岁都和老太太一起,侯府是氏族大家,来往礼节不少,还没等到年初三,二老爷那就闹了起来,吵着、嚷着要分家。姚府做事儿还真够狠,这次的年礼全部送到四老爷手上,其中最厚重一份未命名,到底是送给谁的,谁也说不清楚,反正火影子是点着了。
顾元重自是保持沉默,要说他以前对侯府还有所依恋,自从升官以后,更加看重直臣的定义,对于分家虽不赞成,却也不排斥,加上云柏有事儿没事儿给他洗脑,只要不用他担责任,能分家不受老太太管束他又何乐而不为。
二老爷的闹场草草结束,没办法,二太太手握侯府当家大权,怎么也不会要分家,一哭二闹三上吊把二老爷给哄住了。
没过几天就传来四房的喜讯,端王妃做媒,把五娘许给王太师家的三公子,老太太听到消息,狠狠失望了一把,暗道外孙女不会办事儿,辜负了她一片好意。
静宁心中暗喜,看来她的话起了作用,从小姨娘就教她,要什么要自己争取,兰嬷嬷也告诉她不能坐以待毙,五娘虽是庶出,却记在嫡母名下,四叔袭爵五娘就是半个侯府嫡女,身份和她这侯府庶女天差地别,端王妃又怎会弄个身份高的姐妹进王府,那岂不是给自己添堵。
她的身份冲破天也不过一个侧妃,但五娘就不一样了,若是生了儿子,王妃有什么三长两短,升为正妃也不是不可能,更何况四房是靖海侯,若是五娘进府,那他到底支持自己女儿,还是支持外侄女,弄不好就为他人作嫁衣裳,端王妃又岂会做这等蠢事。
说白了也就是老太太没摸准端王妃心思,她的利益出发点和王妃不同,得到的结果当然会有所冲突。
不过王太师家的三公子也算是一门好亲事,王太师位高权重,有了这门
该准备的东西都准备齐了,现在的西侧小院,虽然依旧出入侯府,却仿佛一个独立小院,隔绝在侯府之外。有顾元重和云清的官位还有罗世子的名头压着,倒也没有下人敢怠慢,一家人除了周姨娘星眸含泪,说是想念静宁,倒也算和乐。
姚府的办事效率很高,原想着他们至少等过年才行动,没想到小年这天就送了大批礼物来,二老爷那份最少,当即便把他气个半死,小年宴不欢而散。
四老爷虽然纳闷,心中的得意却更多一些,只当姚家识时务,非常高兴的笑纳了节礼。
转眼就到了过年,祭祖的时候女子不能参加,云舒也乐得不去磕头。
年夜饭,守岁都和老太太一起,侯府是氏族大家,来往礼节不少,还没等到年初三,二老爷那就闹了起来,吵着、嚷着要分家。姚府做事儿还真够狠,这次的年礼全部送到四老爷手上,其中最厚重一份未命名,到底是送给谁的,谁也说不清楚,反正火影子是点着了。
顾元重自是保持沉默,要说他以前对侯府还有所依恋,自从升官以后,更加看重直臣的定义,对于分家虽不赞成,却也不排斥,加上云柏有事儿没事儿给他洗脑,只要不用他担责任,能分家不受老太太管束他又何乐而不为。
二老爷的闹场草草结束,没办法,二太太手握侯府当家大权,怎么也不会要分家,一哭二闹三上吊把二老爷给哄住了。
没过几天就传来四房的喜讯,端王妃做媒,把五娘许给王太师家的三公子,老太太听到消息,狠狠失望了一把,暗道外孙女不会办事儿,辜负了她一片好意。
静宁心中暗喜,看来她的话起了作用,从小姨娘就教她,要什么要自己争取,兰嬷嬷也告诉她不能坐以待毙,五娘虽是庶出,却记在嫡母名下,四叔袭爵五娘就是半个侯府嫡女,身份和她这侯府庶女天差地别,端王妃又怎会弄个身份高的姐妹进王府,那岂不是给自己添堵。
她的身份冲破天也不过一个侧妃,但五娘就不一样了,若是生了儿子,王妃有什么三长两短,升为正妃也不是不可能,更何况四房是靖海侯,若是五娘进府,那他到底支持自己女儿,还是支持外侄女,弄不好就为他人作嫁衣裳,端王妃又岂会做这等蠢事。
说白了也就是老太太没摸准端王妃心思,她的利益出发点和王妃不同,得到的结果当然会有所冲突。
不过王太师家的三公子也算是一门好亲事,王太师位高权重,有了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