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17(第 1 / 3 页)
    对,另外一方表示赞同也没用啊,并没有超过半数。
    后来这三个国家……就都成了大唐的版图。
    嗯,李谈特地跑过来一趟,带来了比大唐先进许多的船,还是战船,然后撺掇着李俶联合出兵,直接占领这三个小国得了。
    李俶当时还很奇怪,同意这三个国家加入联合帝国不就行了?为什么非要动兵呢?
    结果不一样吗?
    李谈当时给出的答案是:不一样,打下来的话就是大唐的版图,而他们是大唐子民,一切都要按照大唐的律法来。现在你敢让沙陀按照大唐的律法来吗?
    其实说白了就是有没有主权的区别,当然这年头对于主权的含义都还不是特别了解,是以李谈解释的就比较多一些。
    李俶听懂之后,就同意了联合出兵的提议。
    然后……李谈就提供了一部分的战舰和海军。
    在看到沙陀有水军的时候,李俶是震惊的:“沙陀的水已经多到能打水战的地步了吗?”
    那是内陆啊,你搞水军做什么?
    李谈当时就给了一句话:“未雨绸缪。”
    李俶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他绸缪的是啥,不过,李谈手下的战舰和水军是真的凶猛。
    倭国和高句丽基本上都没有反抗的余地。
    当然,不提船和兵,就从武器上他们都落后了一节,李谈的士兵手上甚至有拿手铳的,而那两个国家的士兵还在拿着冷兵器。
    大唐随行的文武官员第一次感受到了武器先进的重要性,同时再一次决定如果不能彻底赢过沙陀,那就不要跟沙陀为敌,至少在沙陀表现出敌意之前,不要跟沙陀起冲突。
    反正在朱邪狸执政期间,他们倒也有信心。
    这三个国家被纳入大唐版图之后,李谈自然也得到了他想要的好处——进一步降低了沙陀与大唐之间来往的关税。
    不得不承认,虽然沙陀现在看上去很富裕,但是论物种丰富和各种天然资源,还是比不上大唐的。
    现在他的很多研究原材料都依赖于大唐,然后每次购买这些原材料,交的关税都让他心疼。
    虽然现在看起来似乎是他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只是降低关税,短时间内是赔钱。
    但是放长远来看的话,还是十分划算的。
    因为有这三个小国的前车之鉴,李俶怀疑李谈一直不肯让吐蕃加入是不是也对吐蕃有想法?
    只不过吐蕃显然也知道了之前被拒绝的国家的下场,所以伴随着这一次的申请书而来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