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市大剧院(第 2 / 3 页)
妆。她很少化妆,技术也不好,只会最基本的刷睫毛和涂腮红,连眼线都化不好,经常化成弯弯曲曲的蚯蚓。她在衣服数量不多的衣柜里挑了一条黑色A字长裙,白色小V领衬衫,再穿上一双舒服的黑色乐福鞋,不知道今天会在大剧院待多久,一切以舒服为主吧。
    上午九点,南若带着班里的六个学生,和其他年级参加演出的老师学生们,一起坐大巴驶离实验小学,前往余城市大剧院。
    大剧院建在梅山对面的余城新区,新区以前是余城市郊,遍地庄稼,还有贯穿余城的溏津河流入这里时形成的很多小湖。大剧院就建在其中一个小湖上,像个被遗落的鸟蛋,落在湖中。据说大剧院的建筑风格既致敬了悉尼歌剧院,又参考了北城的国家大剧院。但是建好后,却成为余城人口中最丑的建筑。
    跨过贯穿余城的溏津河,大剧院就在眼前了。
    由于是疫情时期,演出活动并没有观众,只需在表演时,由专门摄影师架好机器,把每个演出节目拍摄记录下来,以视频的形式给领导们观看,再评选出最后的获奖作品,发布在余城市教委的官网。
    同时为了防疫分流,每次就只录制一个学校。
    大巴车停在剧院的停车场,老师们下车后纷纷组织自己的学生排好队,无论年纪,每个学生的胸前都挂着自己的健康码。老师们扫码,滴的一声,绿色出现,大家一个个走进剧院大门。
    由于人数少,所以表演安排在了大剧院的一个小型剧场。考虑到一年级小朋友耐性差,所以南若的《小熊防疫记》排在第四个表演,前面三个节目演出时南若可以带学生们准备,表演后只需再等两个节目,就可以一起坐大巴回学校了。
    南若和学生们站在小剧场门外候场,剧院通体都是玻璃,可以清楚地看到外面时而走动的人。第一次带队参加演出的南若其实很紧张,她的手心早就出汗了,但作为老师她还要给学生们加油打气,再叮嘱他们不要忘记站位和台词。可是她发现,紧张的只有她自己,六个学生早就打闹玩成一片,开心的不亦乐乎。南若逮住一个学生考了考她台词,小孩子边玩边回,答得十分准确。南若又问了同样玩得开心的柯思远,他也记得很清楚。
    很快就到了《小熊防疫记》上台表演,南若在下面观众席的第一排站着,双手紧紧握拳,眼睛死死地盯着台上,嘴里默默念着台词,简直比她自己登台表演还紧张。让她开心和感动的是,她的学生很给力,表演很顺利。摄影大哥还拼命地捂嘴笑,他偷偷地告诉南若这是他这几天录制看到的最好的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