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农商(第 4 / 5 页)
里,已经有一些人的情绪差不多稳定了下来,知道李易不是脑子一热要对他们翻脸,而是似乎要以另外的一种方式对他们进行封赏,再联想到今日参观工坊见到的种种,他们心中已经有了一些猜测。
    只是,他们心里还是有些忐忑,毕竟这种事情没有先例,而且,对于他们来说,房子与田地一直都是延续家族的根本,商贾之事更是素来叫人看不起。
    李易看到还有些人苦着脸,心中不快,冷哼一声道:“我知道你们有些人想的是什么,看不起商贾是不是,那你们用纸张书写的时候,可想过这是怎么来的,今后书册也全都是由纸张装订,然后由商贾贩卖,你们买是不买!”
    这些话非常不留情面,但众人却说不出一个不字,现在荆州的往来公文已经全部用的是纸张,竹简拿出来都没看,更重要的是,那些纸张也全都是“采购”来的,可他们能因为商贾之事就嫌弃么?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所以,商或农并不重要,重要的还是利,而且这份利要长久,比如说九江,假如今后九江郡的书册的售卖都由某一家代管,自印书局取书之后,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提价售卖,你们说说,他这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难道就比千把亩田地的利润少了?”
    当即,众人开始在心里盘算,虽然现在纸张在外的价格是虚高,以后肯定会将,可就算是降了,那也是一比大生意。
    李易又补充道:“莫要忘了,还有个前提是将土地交给百姓,百姓的土地多了,每年的收入也会增多,相应的,每年购买书籍的人也会增多,卖书的收入同样会变多,这代表着什么?”
    对于经济学的东西,李易不懂,但他知道,让百姓手里有钱,在让钱流通起来,产生购买,那就是繁荣的开始。
    忽然,蔡瑁上前一步,拜道:“属下愿意遵从主公一切政令,刀山火海,绝无二话!”
    李易微微颔首,目露赞许之色,不过,蔡瑁的表态其实在他意料之中。
    蔡家作为荆州当地豪族,在李易掌权后作出了许多的退让,连本家都迁到了长沙,而荆州北部的田产,全都给了李易。
    对于这么知趣的人,李易自然不会亏待,如今长江上的盐运全都交给了蔡家在做,虽然运作模式还不进言,蔡家的收入来自于李易的“打赏”,可即便如此,蔡家也从中赚取了大量的钱财,所得远远超过付出,成为了李易让世家大族由农向商转变的过程中第一个参与,也是第一个吃到肉的人。
    上前拍了拍蔡瑁的肩膀,让他起来,然后李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