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落魄曹孟德(第 3 / 5 页)
接连吃下豫州、兖州、徐州,这是虽然是收获,但在李易真正的消化掉之前,也是巨大的负担。
所以,辛评信誓旦旦的保证,如果袁绍与李易在青州一战,初期或许会有些艰难,甚至腹背受敌,但坚持三个月,肯定是李易先撑不住,如此可以大大挫败李易的锐气。
李易出仕至今都没遇到过什么打败,一路顺风顺水,这次袁绍如果能在青州击败李易,意义非凡,甚至直接动摇李易根基,让李易内部生出变乱也不是不可能。
而李易败退之后,在袁绍大胜威势之下,区区公孙瓒与黑山黄巾根本不足为虑,乃是一统河北的最好时机,然后袁绍就可以以青州为踏板,占据中原。
袁绍被这番话说的大为心动,但马上审配与逢纪一方再次提出反对,认为辛评与许攸这是在拿袁绍的基业冒险,是不负责的表现,其中稍有变数,袁绍的多年经营将毁于一旦。
然后许攸就开骂了,说那两人是鼠目寸光,审配与逢纪也不甘示弱,直接骂了回去,若非有袁绍在,这双拨人肯定会打起来。
于是袁绍就很头痛了,选择咨询德才兼备的田丰与沮授,这两人倒是的确与众不同,他们建议袁绍可以求助与朝廷,让天子下旨斥责李易,说他恣意攻伐,是为国贼,抢据大义,然后号召天才有识之士共诛之。
袁绍对这个想法不是很感冒,现在不是董卓时候了,中原能拉起大军的人已经很少了,而且,袁绍虽然想杀李易,却不愿李易与朝廷翻脸,他害怕李易直接称帝,这会让他陷入被动。
于是,这两人又建议袁绍暂时与公孙瓒握手言和,借口李易势大,他们必须联手才能自保,然后共同出兵对付李易。
只是,这次不等袁绍表态,作为头号大将的麴义就先行表示了反对。
麴义说公孙瓒已经是强弩之末,弹指可灭,此时若是言和,岂不是被天下人耻笑?
田丰想对麴义晓以利害,但麴义冷哼一声,一甩衣袖,直接以身体不适为由,转身离开了议事大厅,然后众人都是一静,齐齐看向袁绍。
袁绍的脸色忽青忽黑,他如何看不出来,麴义看似是与田丰吵架,其实却是在表示对他的不满。
幽州战事,硬仗,胜仗,基本全都是麴义打的,麴义的功劳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这很让袁绍高兴,同时也头痛。
因为袁绍允诺过,麴义为他打下幽州,将来就把幽州封给麴义。
那还是袁绍与公孙瓒势均力敌的时候,袁绍需要这样的重利让麴义为他卖命,但随
所以,辛评信誓旦旦的保证,如果袁绍与李易在青州一战,初期或许会有些艰难,甚至腹背受敌,但坚持三个月,肯定是李易先撑不住,如此可以大大挫败李易的锐气。
李易出仕至今都没遇到过什么打败,一路顺风顺水,这次袁绍如果能在青州击败李易,意义非凡,甚至直接动摇李易根基,让李易内部生出变乱也不是不可能。
而李易败退之后,在袁绍大胜威势之下,区区公孙瓒与黑山黄巾根本不足为虑,乃是一统河北的最好时机,然后袁绍就可以以青州为踏板,占据中原。
袁绍被这番话说的大为心动,但马上审配与逢纪一方再次提出反对,认为辛评与许攸这是在拿袁绍的基业冒险,是不负责的表现,其中稍有变数,袁绍的多年经营将毁于一旦。
然后许攸就开骂了,说那两人是鼠目寸光,审配与逢纪也不甘示弱,直接骂了回去,若非有袁绍在,这双拨人肯定会打起来。
于是袁绍就很头痛了,选择咨询德才兼备的田丰与沮授,这两人倒是的确与众不同,他们建议袁绍可以求助与朝廷,让天子下旨斥责李易,说他恣意攻伐,是为国贼,抢据大义,然后号召天才有识之士共诛之。
袁绍对这个想法不是很感冒,现在不是董卓时候了,中原能拉起大军的人已经很少了,而且,袁绍虽然想杀李易,却不愿李易与朝廷翻脸,他害怕李易直接称帝,这会让他陷入被动。
于是,这两人又建议袁绍暂时与公孙瓒握手言和,借口李易势大,他们必须联手才能自保,然后共同出兵对付李易。
只是,这次不等袁绍表态,作为头号大将的麴义就先行表示了反对。
麴义说公孙瓒已经是强弩之末,弹指可灭,此时若是言和,岂不是被天下人耻笑?
田丰想对麴义晓以利害,但麴义冷哼一声,一甩衣袖,直接以身体不适为由,转身离开了议事大厅,然后众人都是一静,齐齐看向袁绍。
袁绍的脸色忽青忽黑,他如何看不出来,麴义看似是与田丰吵架,其实却是在表示对他的不满。
幽州战事,硬仗,胜仗,基本全都是麴义打的,麴义的功劳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这很让袁绍高兴,同时也头痛。
因为袁绍允诺过,麴义为他打下幽州,将来就把幽州封给麴义。
那还是袁绍与公孙瓒势均力敌的时候,袁绍需要这样的重利让麴义为他卖命,但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