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4(第 2 / 3 页)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爱爬行的深海、千香子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酒尾 18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玖伍☆核对线索
P.N漏夜赶往缅甸掸邦,与敏明会面。
出发前,他与祝愿交换私人手机号,并嘱咐她做作业。
祝愿因熬夜变迟钝的大脑拒绝思考,她在沙发上葛优瘫了近半小时才挣扎着去泡咖啡。
单纯靠咖*啡*因*无法提振昏沉的精神,像给自己找理由,她兑了威士忌,满满一杯,一口闷,浓烈的味道直冲脑门,人顿时清醒了。
“敏明急召P.N有事?”同一个team的队友,知会她一声很难吗,正抱怨,手机震动,极总新鲜出炉,热气腾腾的手机号发来一条信息,“辛苦了”。
两个人的活儿一个人做,当然不会轻松,“算你懂”,祝愿勉强有点感动,第二条信息随后而至,“请抓紧调查和连越在香港接触的大陆人”,最后一条信息更是让那点感动灰飞烟灭,“加油”——深更半夜加哪门子油,无语!
她顺手把联系人备注改成“禁止感动”……难道五年卧底生涯太压抑,把人生生逼成心理失调了?不然很难理解P.N的“反高潮”倾向,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他都反应平淡,即便直面死亡也如此,为他做惊喜event,不仅不感激,还反过来说教,兴趣也很乏味,咖啡买的喝不香吗,偏偏要自己磨咖啡豆,听的音乐看的书籍统统让人搞不懂,估计看的电影也是寡淡沉闷,结局不爽快的那种,总之跟大众口味反着来就对了。
祝愿一边瞎琢磨,一边为P.N痛惜,因为卧底,他一直过着苦行僧式生活,极度克己,曾经阳光灿烂的小伙变成理性到极致的人,其实也没什么不好,只是过分冷静会煞风景,没关系,回国后,适当释放被压抑的本性,会变正常些吧。
发完牢骚,又自以为是地将P.N剖析了一遍,她总算想起工作,视频已拷贝到笔记本,再来杯美酒加咖啡,凭借调动起来的兴奋感,全神贯注盯着屏幕,从海量的图像信息中寻找线索。
幸好P.N提前做了功课,把连越和大陆人见面的日期和时间整理出来,免了她大海捞针之苦,追踪连越在香港的动线,距离跟拍目标的远近以及环境嘈杂与否,视频的效果有好有坏,粗略看了一遍,又一帧一帧细细地看,初步分析:此人相当谨慎,每次见面,礼帽都压得很低,戴着墨镜口罩,加上角度问题,很难找出显著的面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