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节(第 3 / 6 页)
未像其他选手那样,一上来便是快板的速度进入,他起手极慢,音符轻灵,和弦游离,如轻雾飘宕,将一团混沌铺散于听众眼前。
    正当台下人迷茫莫名摸不着头脑时,迷雾开始离散分解,跳跃闪烁,在横跨三个八度的猛然急转中,纷纷化为一束束光团,旋转飞舞。
    听众恍然明白,那光,便是风中鬼火,阴森鬼魅,游离飘忽。
    《鬼火》的难点不计其数,音符多音区覆盖,指间超高速跑动,左手双音,右手旋律,五指间的反复配合简直违反大脑神经操控身体的逻辑,需要无数次的练习去克服身体原始的机能连锁反应以达到符合的弹奏技巧。
    可达到还远远不够,想弹好,便需要有足够的氛围感。当手指在琴键上几乎已快成虚影,却仍要在每个音符间保持足够的停顿才能拥有鬼火般扑朔迷离的跳跃轻盈感,快而不急,有力而飘逸,神秘而清晰,处处矛盾却要处处和谐,多层次递进又共存的和谐。且明明累成死狗,面上也要游刃有余,这就是《鬼火》的精髓。
    之前的郭学陆做的已是不错,除了有些音含含糊糊,技巧上基本没有大错,相对不足的大概就是最后一点。尽管他表现的很淡定,可从他的肢体表情大家都感觉到了深深的不容易,他整个人都在呈现着“我能弹得那么牛逼,累一点也不是不可以”的模样,让人感觉到是几团非常努力在飞的鬼火,因为不容易,只能给它们鼓励。
    而眼前的60号选手,许是从行板起手的缘故,一直到第一组八度低音出现,听众才后知后觉,他弹奏的速度早已达到原曲,而演奏者竟从头到尾云淡风轻,游刃有余。
    更可怕的是,耳尖的人能清他的每一个音,他敲在琴键上的节奏,连贯而分明,超脱而稳定,精准如机器之余,却又有着情感细腻的流泻与交替,刚柔并济。
    60号的鬼火,时而调皮,时而淘气,时而疯狂,时而沉寂,但无论哪一种,它都充满厚积薄发的能量,千变万化。
    最后随着连续四小节的双手分解琶音再到主和弦收尾,鬼火一番狂舞,依稀氤氲散去。
    听众方从一场离奇诡秘的幻境,堪堪苏醒。
    曲终,祝微星才重重出了一口气,挺着背脊再度给台下鞠躬离场。
    他来得利落,走得干脆,甚至没去看台下评委和观众各自精彩纷呈的表情。
    当人走向后台,大家才反应过来。观众开始不停交头接耳,评委则唰唰的翻着选手资料页,后知后觉u市赛区的推荐名额到底花落谁家。
    有评委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