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节(第 2 / 5 页)
吃了奶。没过两天,疮慢慢小了。孩子也不再哭个不停。
    接下来,江舒涵万事不管一心坐月子。
    陈月娘每天变着法给江舒涵做各种营养餐,孩子有了奶,养得越来越好了。
    而张大山每天出城砍柴贴补家用。
    可即便如此,江舒涵的存款也在两个月后开始告急。
    想想,她那瓷器不过卖了八十两银子。
    张家四口人卖身契花了五两,给张大山儿子治病花了八两,租房花了二两,在客栈吃住四天花了三两,给四丫治病花了二两,买棉花棉布花了八两。
    又买了十两粗粮和二十两细粮。再加上这两个月大鱼大肉吃着。
    江舒涵摸着仅剩的二十多两银子,琢磨自己是不是该找个来钱路子。
    刚过了年,天气转暖,大雪都化了,外地的粮食也都运进来了,粮价一路下跌,要不了多久,粮价就会跌到跟去年同一个水平了。
    而百姓的日子也能好过些了。
    她左思右想还是决定做吃食生意。
    不过她没精力开店,只想找一家酒楼合作。
    她问张大山,“对了,这两个月,我不是让你到各个酒楼卖柴禾,你跟我讲讲哪家的掌柜为人和善?”
    张大山不明白江舒涵的用意,不过他是个老实人,江舒涵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仔细想了想,“东岳楼的掌柜态度最好。钱给的也爽快,不会颐指气使。”
    江舒涵了然,叫了陈月娘到灶房帮忙,手把手教她做酱香饼。
    土家酱香饼源于少数民族土家族的特有小吃,后来被改进成大众口味,从而火遍全国。
    这古代交通不方便,东西传播速度极慢。
    两人花了两个多时辰,才将酱香饼做好了。
    江舒涵带着张大山到东岳楼谈生意。
    东岳楼许掌柜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人,他长得白白胖胖,见人便带三分笑。看到张大山,他眼底露出一丝讶然。
    得知江舒涵要到雅间说话,他脸上露出恍然之色,请她上了二楼。
    “掌柜的,这是我做的新吃食。您先尝尝。”江舒涵也没跟他打太极,直接将吃食奉上。这酱香饼热的时候吃,味道会更好。
    许掌柜接过来,尝了一口,香中有香,甜中带绵,辣而不辛,咸香松脆,味道好极了。
    许掌柜眼底闪过一丝精光,“这吃食怎么卖?”
    江舒涵算过,现在粮价已经回落,酱香饼的原材料是面粉、甜面酱、郫县豆瓣酱、油、鸡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