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节(第 3 / 5 页)
跟对方谈妥了费用,对方答应教杨志军。
    2002年,市面上大多都是自行车,偶尔也有电动车和摩托车。
    比起做饰品,杨志军显然更喜欢修车,只跟对方学了两个星期,就将所有技能都学会了。
    学完后,杨志军就正式到小区门口摆摊。
    第一天开业,江舒涵和张顺和都待在旁边帮他。
    小区里的人很快发现这边有人在修车。车子有问题的业主也不用跑很远的地方修了。
    头一天生意还可以,虽然挣得不多,但好歹也算有人光顾。
    许是接触的人多了,杨志军由一开始的不自在,变得越来越坦然,偶尔也会跟客户聊聊一些家常。
    这样的转变让江舒涵很是高兴。
    挣钱是一方面,让杨志军不再自怨自艾封闭自己的内心,才是她最大的目的。
    江舒涵琢磨自己是不是该拓展个别的项目,没想到几天后,城管再次找上门来,她四下逡巡,发现不远处丛飞正抱着胳膊得意洋洋地瞅着他们。
    这个黑心烂肺的东西,怎么就见不得他们好呢。
    江舒涵正想上前跟城管说两句好话。谁知那两个城管发现修车的是个两条小腿都没有的年轻人,到底没忍心,上前问了些他的情况。
    杨志军一五一十答了,末了那个年轻些的城管说了句“你也不容易”,然后两个城管就一起走了。
    江舒涵愣了下,艾玛,城管也有人情味的嘛。还真不能一棍子打死,人家撵他们也只是职责所在,并不是刻意在针对她。
    江舒涵这边感慨万千,另一边的丛飞气得脸都白了,到底没忍住,上前拦住那两个城管,“哎,你们怎么不赶他们啊。不是说不能在小区门口摆摊吗?”
    那两个城管好声好气向他解释,“这小伙子在小区拐角处摆摊,对交通影响轻微。强行取缔对交通没有增益,对他生活影响却非常大,暂时不予清理。”
    丛飞还想再掰扯,可两人还要寻街,哪有功夫听他废话,径直走了。
    丛飞气得咬牙切齿,却又拿这些城管没办法。
    他不服气,又一连打了好几个投诉电话。
    第二天,又换了两个城管过来勘察和调研,最终也都是一样的决定。
    丛飞见这条路行不通也只能打消这个念头。
    八月中旬,张素珍收到一份法院寄过来的信件,递给江舒涵,通知她月底开庭。
    杨志远一早就看到信件,也没说什么。
    月底,江舒涵去了趟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