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节(第 3 / 5 页)
方能参加第二场。前面两场通过,方能通知第三场,以此类推。
    第二和第三场考诗赋,第四、五场考对《四书》《五经》的讲解。
    这五年来,柱子已经将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江舒涵又是个喜欢刨根问底的性子,听他背书,时不时就要考他几句。柱子遇到不会的问题,就会向刘继宗请教。一来二去,他遇到的难题越来越少。
    讲解方面绝对没有问题。
    柱子唯一欠缺的地方就是作诗。这点就连江舒涵都没办法帮她。
    她自己都不会,如何能教他?她唯一能想到就是让柱子多背诗,然后从别人的诗中找灵感。就算意境比不上人家,至少你格式韵律要对。
    好在柱子现在做的诗马马虎虎也能看。
    去县城考试十几天,江舒涵不放心柱子,将地里交给刘木生两口子,就带着柱子在县城。
    她在县城租了一个院子,其他家孩子也住在这里。
    除了刘继宗这个先生,另两家都是家里的老婆子跟着一块来了。孩子的爹娘要帮着地里的活计,根本走不开。
    五个孩子,刘继宗不下厨,一个灶,三个人轮流烧饭,买菜也是轮着来。
    每次轮到江舒涵,她都会到集市买菜给孩子做各种好吃的。
    另两个婆子不像江舒涵这么舍得。城里连口水都要钱。她们带的那点钱得要省着点花。
    江舒涵也不跟她们计较,本来就十来天,安安心心考完就回家了。
    两人见她这么大方,对她好感辈增。
    虽然县试有五场,但是每场考试成绩隔数日揭晓一次,第一场没取中就不能参加第二场。
    所以五个学生到最后仅有柱子和刘继宗的小孙子考到最后。石头在第四场就被淘汰了。
    红峰县此次参加县试的学子一共五百多人,前四十名可以继续参加府试。
    柱子考了三十七名,刘继宗的小孙子考了二十九名。
    柱子得知自己名次比小伙伴低,失落得低下头,亏他还以为自己很用功呢,没想到连自己人都比不过。
    江舒涵拍着他肩膀,“别担心。你现在已经很了不起了。四月还要参加府试,你再努力努力。”
    柱子重重嗯了一声。
    时间一眨眼到了三月底,府试在府城参加,江舒涵此次也要跟着一块去,便叫了刘木生在前面架车,她又带了些草莓,想着到府城,卖点。
    这些草莓属于早熟,数量并不多,她也只是摘了一篮子。
    担心路上磕碰弄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