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2(第 2 / 3 页)
   慈明——
    倒也有几分意蕴。
    李师师停下喘了喘气,等到缓过劲来,才上前敲了敲门。
    也许是因为这家道观实在偏僻、平日里上山的信客甚少的缘故,开门的女冠来得很慢。等到大门“吱呀——”一声往外打开的时候,李师师额上的汗都快消了。
    至于李靖宁——他自然是一点汗都没有的。
    “福生无量天尊,不可思议功德。请问这位女居士,来到慈明观所为何事?”
    这位女冠看着四十岁上下,穿着一件半旧不新的道袍,手里拿着一柄上了年纪的拂尘,生得慈眉善目,很让人一看就忍不住心生好感。
    “这位道长,奴家想要出家。”李师师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低声说道。
    女道长看了李师师好一会儿,又看向李靖宁:“这位小居士是......?”
    “是奴家的儿子。”李师师明白女道长的顾忌,瞧了瞧李靖宁,又补充道,“如今才十一岁,还是个孩子呢!”
    虽然长得有些纤弱瘦小,但的确已经十三岁、到了舞勺的李靖宁:......
    算了,母亲开心就好_(:3」∠)_
    那女道士听了,十一岁在此时算不得小,却也到底不算大,她略一点头,便让他们进去了。
    之后,女道士先是吩咐了一个年纪小一些的女冠带李靖宁去厢房——尽管这么说,这女冠也有三十多岁了——然后,自己带着李师师走了,大概是去找观主,也不知道是不是叫这个。
    李靖宁一直在让自己看起来乖巧又懂事,不过,看着这熟悉的小道观,还没被染上鲜血、依然宁静的小道观,他还是没忍住,觉得眼睛有点酸。
    带着他去厢房的女道士偶然间瞥见他眼中的雾气,有些诧异这孩子怎的哭了,转念一想,又觉得怕是来到陌生地方又离了母亲觉得害怕难过,停下脚步,有些生疏地安慰道:“莫要哭泣,观里大家都很和善的。”
    这女道士姓杜,道号妙慧,从小在慈明观里长大,对于人情世故并不精通,因此以为十一岁的孩子也会因为离了母亲而哭泣。
    李靖宁:......
    喵喵喵?她是不是误会了什么?
    ——已经把李靖宁当做小哭包的杜妙慧。
    第10章.2
    李靖宁白日跟着李师师在慈明观里“修行”,晚上却飞来飞去像一个鬼怪传说一般收割着南侵大宋的金军的姓名。他倒也不担心因为金兵死了太多、蝴蝶效应导致老三不会受伤被他捡到,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