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娶不须啼 第4节(第 2 / 4 页)
观沉眉敛目,转过月洞门去。
    三十六岁死,他的悼词中该用“宝剑光沉”“风催椿萎”。
    再睁开眼,回到未出仕时。
    雨越下越大,书僮不敢催促,他打小就侍候公子,平日也敢玩笑两句。可这回公子病好之后,脾气都变了,眉目冷冽,不苟言笑。
    老夫人和夫人都说公子这是经过事,更有大家风范了。
    只有贴身侍候的人最能知道其中变化,喝的茶,吃的菜,素日里穿的衣裳,就连熏的香都不同了。
    简直就像,就像换了一个人。
    裴三夫人正在房中等儿子,裴观一进门,她站起来:“怎么还淋了雨?”赶紧让小丫鬟送上巾帕,“快,快喝盏姜茶,祛祛寒气。”
    裴观只觉得心头有火在烧,他压根不觉得冷。
    是谁下手?太子的人?
    他接过碗去一饮而尽,裴三夫人还怕儿子辣了嗓子,把蜜饯果子推过去:“外头,是不是已经安定了?”
    该削的削了,该退的也退了。
    老爷子眼看穆王壮大,上表辞官,闭门谢客,又替两个儿子谋外任当闲差,大撒银钱,这才勉强保全家族。
    比起别家,裴家已是大幸。
    “娘不必担心,外头差不多安定了。”余波难平,新帝在未来十数年都还在算旧党的帐,安定?哪有这么容易安定。
    但裴观不想吓到亲娘,何况前头的事,自有男人顶着。
    妇人本就该在后宅安享太平。
    “那你祖父叫你去是说什么?他身子如何?好些了么?”家中人人噤若寒蝉,大爷二爷被贬官外任,老四原就领着闲差,五爷没出仕。
    一家子人都怕裴老爷此时撒手。
    “祖父叫我去,是论婚事的。”
    裴三夫人神色一黯,她极喜欢宁氏,可宁父获罪下狱,也不知是要杀头还是要流放。
    建安坊这一路过去,隔几家便能见到贴着抄家的白条。
    裴家堪堪自保,再无余力救人。
    “说哪一家?”若有了人选,还得她来操办。
    “太仆寺少卿林家。”还未任命,但他这位岳父确实是官任太仆寺少卿,后来又被调去行太仆寺,专管军马。
    “林家?”短短半年,裴三夫人鬓边已添银丝,她想了许久也没起这家人来,“哪个林家?”
    “是此番新进京来的,林家。”
    裴三夫人明白了,是新贵。
    如今清贵不贵,新贵才贵。
    太仆寺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