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拖鞋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第 1 / 4 页)
    远程控制系统搭建完成,接下来提上日程的就是图像传输链路。
    在周末的两天里,王宁和白震详细讨论了利用i725业余电台进行图像传输的技术要点。
    “用摄像头对吧?”半夏蹲在客厅的地板上,手里握着uv9r对讲机,面前的摄像头堆积如山,“我找了好多摄像头回来,可能把珠江路都给搬空了。”
    最近一周时间,女孩天天去珠江路搜刮,淘回来巨量电子垃圾。
    什么液晶显示器、电脑主机、主板、同轴电缆、摄像头、鼠标、键盘,用得上用不上的,认识不认识的,统统用麻袋装上用小拖车拽了回来。
    这是一个垃圾佬狂喜的世界。
    “我这里好多摄像头,该用哪一个?”半夏问。
    远程控制系统建立起来之后,联络果然方便了不少,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女孩不必再一直蹲守在房间里。
    她可以带着手台在屋子里随处溜达。
    “最好用uvc摄像头,over.”白杨的声音从手台里传出来。
    “bg4mxh,什么叫uvc摄像头?”
    “uvc的意思是usbvideocss,是一种标准协议。”白杨回答,“简单地说是一种免驱动摄像头,插上就能用,非常方便,over。”
    “那哪个才是uvc摄像头?”
    半夏随手挑挑拣拣,摄像头有这么多,有半球形的,有圆柱体,有长方体,还有像个小台灯一样带支架的。
    “绝大多数网络摄像头都是uvc摄像头,你找到的那些都是。”白杨说,“你只要挑个还能正常工作的,over.”
    建立图像传输链路比远程控制系统要复杂得多。
    王宁说gr3188这样的纯模拟中继台在通信协议层面和725没有太大差别,因为它本身就是由两座基地台组成的,都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只要硬件层面的路径搭建正确,中继台和拐两五屁股对准嘴,嘴对准屁股,整条链路就能凑合着走起来。
    但图像传输不一样。
    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数据,要通过拐两五传输给白杨,可摄像头和业余电台那就不是一家人了,网络摄像头是新新人类,业余电台是老古董,它们之间的数据交流毫无疑问是鸡同鸭讲,没法互相理解,所以它们需要一个强大的翻译,一台核心机,一个联结枢纽,承担起转码的功能。
    把图像数据转码成业余无线电台可以传输的信号,能做到这一点的,毫无疑问最佳人选是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