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5(第 2 / 3 页)
而限于种种条件,一般遗体会有两种处理方案。
    普通兵卒的,一般有同袍愿意带的,就会火化送返故乡;但更多是挖一个大坑,将他们一同埋葬了,继续守护大周边疆。
    没办法,准备这么多棺椁不是件容易的事,而遗体必须尽快处理,否则会引发一连串严重的疫病问题。
    另一种处理方案,就是针对中级以上将领的。等级上来后,人数肯定就少,他们若战死,遗体会先装殓,然后先暂时停在后方,等战役结束一起运返。
    没办法,非常时刻,很多时候是腾不出人手来运送的,不过条件允许的话,还是会先用冰镇着保存。
    魏王是今上亲子,千金之躯,跟普通将领是不同的,他应该享受的,是立即飞马传送丧报,并护着棺椁返京。
    陈王杀兄,难免心虚,他借口在冠冕堂皇,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适当拖延时间。毕竟尸体这玩意,即便有冰,时间一长,也能彻底模糊掉很多痕迹。
    穆怀善一直冷眼旁观,让他诧异的是,陈王居然一切顺风顺水,魏王棺椁送回蓟州,消息居然还真被捂下了。
    这让他瞬间警铃大作。
    要知道,这大周营地里,聪明敏锐者多得很,也不是人人都事不关己的。
    这当先的,就是负责统帅大周七十多万兵马的两人,霍川以及张为胜。
    皇子在他们眼皮子底下战死,这二人是有责任的,怎么可能轻轻放过?
    这背后必然有人操纵,松松手把陈王放了过去。
    这人是谁,呼之欲出。
    皇太子。
    皇太子力量太大了,恐怕东宫多年渗透,比他想象中还要厉害。
    穆怀善手指轻敲桌案,心念一转,想起了霍川。
    霍川这人,是他多年的老对头。
    二人都是军中佼佼者,偏偏就是看不对眼。当年松堡之役,一切证据抹得干净,没有人能拨开云雾,偏偏就是霍川,那时候就盯上了大同。
    他一点证据俱无,仅靠直觉,当然不敢宣之于口,只沉默地压在心底。不过打那以后,宣府就开始频繁派出密探,造访大同都指挥司。
    等等,密探?
    穆怀善眯起眼睛,突然想起去年他回京述职时,大同遭遇的那次密探闯入。
    闯入者端是厉害,险些进了外书房。
    因为当时,暗探首领窥见闯入者突然调整方向,奔宣府去了,他便认为是霍川新招揽了高手,特地派过来的。
    如今想想,会不会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