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0(第 1 / 3 页)
    山边缘挪移,鞑靼可汗干脆往燕山靠拢,据点防守,顷刻止住颓势。
    大周这边,之前的优势就不明显了。
    军报一个时辰一次,飞鸽立即送返蓟州,这次战场情况发生转变,下面的人,立即报到皇太子跟前。
    “传令霍川、张为胜。”
    高煦端详疆域图片刻,“鸣金收兵,大军略作休整。”
    连续大战多日,人仰马乏,不仅仅鞑靼累,己方也已万分疲惫,既然优势已经没有了,双方呈僵持状态,那就先稍事休整。
    随后,他在疆域图点了几下,“命霍川、张为胜二人,这几个位置必须守牢固了,不可让鞑靼有突围可能。”
    凡事有利必有弊,鞑靼大军恰好退过去的这位置并不大好,虽能倚仗山势,暂时站稳脚跟,但却为日后带了了许多麻烦。
    这地方山势颇高,且险峻,大队骑兵翻越极为不易,然而对于鞑靼而言,骑兵就是中坚力量,不可能舍弃的。
    缺口不是没有,就是高煦方才点的几个地方,但霍张二人若在此处安排重兵扎营,必能牢牢堵住敌人。
    至于鞑靼背靠的燕山山脉,倒是还有路的,退也是能退,不过道路相对狭窄蜿蜒,明显不适宜大军前行,若是撤退期间被从后大周追击,必定死伤惨重。
    燕山后路,只适应大败后逃窜,现阶段的鞑靼可汗,不可能考虑。
    “太原、榆林等地的驻军,还有山东、河南等地的班军,已先后赶来,不日将至,命霍川、张为胜二人,乘这休整时间,将大军调整妥当。”
    等所有调遣军队到位,大周在这场大战中,将投入七十多万大军,兵力占据全国接近二分之一。
    高煦之所以严阵以待,是因为这次鞑靼可汗准备确实充足,后者从王都出发前,就已经飞鹰传信各地,调遣驻军压向大周防线。
    这些军队,本来是打算乘蓟州大捷,一起进攻的,但现在战况急转直下,就统一往可汗方向汇合了。
    如果己方不增军,将会在接下来吃了兵力上的大亏。
    “这一次,我方占据天时地利人和,若是大胜,未来二十年间,鞑靼再无余力南侵。”
    八十万大军,占了大周近一半兵力,反之鞑靼也相差无几。大周还有西疆南疆需要镇守,余下兵力都是不怎么能动的了,鞑靼亦然。
    这次大战发展至今,短短半月时间,已呈现影响日后二三十年态势。
    这对于大周而言,其实是件好事。
    以往鞑靼突袭,都是分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