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7(第 2 / 3 页)
    昌平帝闻言,眼底迸发出一道光彩,立即道:“没错,你说的正好。”
    他侧头吩咐孙进忠,“赶紧传朕口谕,朝会立即开始。
    高煦是在赶往乾清宫时,接到朝会提前的消息,他剑眉立即紧紧蹙起。
    但不管如何,现在只能改道。
    他下了轿舆,匆匆进了大殿,里头朝臣都来得差不多了。大家面带忧色,低声交头接耳,显然也听说了有八百里加急军报之事。
    并且,他们很清楚皇帝的尿性,对于朝会提前,皆有了不好的预感。
    “殿下,不知朝会提前,所为何事?”
    说话的是首辅王瑞珩,这老臣同样历经三朝,对龙椅上的皇帝了解不算浅。他眉心直跳,一见皇太子殿下出现,见了礼后立即凑上来了。
    “昨夜蓟州城被破,鞑靼大军已往京城方向而来。”高煦低声说了,隐瞒没用,反正这事儿马上大家都知道。
    他剑眉一直没有松开,是担心他那父皇又在关键时刻出幺蛾子。
    王瑞珩大惊失色,只是不待他再说话,一声尖锐的太监传唱声响起,“皇上驾到!”
    诸臣见礼罢,不待有人询问,昌平帝立即开口,“昨夜蓟州为鞑靼所破,诸爱卿,朕待天明即南狩金陵。”
    他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这消息比蓟州被破震撼多了,王瑞珩捶足顿胸,他不顾君臣尊卑,厉声大喊道:“陛下不可!”
    “冀州城雄关虽破,但京城之前还有顺义,还有张为胜增援大军,陛下乃天子,正该坐镇京城,怎可轻易离开。”
    又来了!
    这位须发斑白的老臣浑身哆嗦,痛心疾首,即便蓟州不知因何被破,他亦始终坚信大周兵强马壮,绝不会让鞑靼逼近京城的。
    这种关键时刻,皇帝正该坐镇京城,指挥战事,怎可一见己方处于下风,就立即弃了皇都逃跑?
    这对全军士气,是一个多么大的打击!
    “微臣附议!”
    “老臣附议!”
    ……
    以往少不了勾心斗角的的朝堂,如今万众一心,齐齐跪下,请求皇帝收回成命,甚至有情绪激动者,已经痛哭流涕。
    只是昌平帝心意已决,不容丝毫更改,“朕意已决,诸卿不必多言。”
    惜命逃跑并非一件光彩事,皇帝颇有些恼羞成怒,他一拂衣袖,就要站立离去。
    这时候,高煦早一步开口,“父皇请留步,儿臣有一事要禀。”
    他对自己这位皇父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