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二山重(第 1 / 3 页)
    楹酒日渐消瘦下去,她天赋普通,暗地里又要操心那么多事情,实在有些精力不足。
    太医来了一次,说是要好好调养,不要太过劳累。
    祈夜便不肯顺着她了,日日盯着她喝药,不许她四处乱跑,还让韩遗和阿舒勒监督着。
    气的楹酒只能在府里呆着,拿韩遗和阿舒勒出气。
    不过有个好消息,薛汀兰的水师,把倭岛打下来了,开心的楹酒在府里都呆不住了。
    薛汀兰人还在海上,丹阳王就给她请了封赏。
    朝臣反应倒没什么,薛汀兰是楹酒的心腹重臣,脑子轴的很,只听楹酒的话,所以丹阳王宠着很正常。
    他们只是不太明白丹阳王为什么讨厌那群倭寇,世家们瞧着这群倭人的使者奴颜卑膝来请安,很是不屑,从来不在乎。
    宫里还很给面子,薛汀兰班师回朝的时候,还给她专门开了宴。
    水师对于巽朝广阔的土地面积来说,不是很重要,所以楹酒插手后,很轻易得到了海域的控制权。
    如今兵权被皇室和几个世家掌控,她不好动,只能想一些歪心思。
    等她把南荒之地也收拾好,就可以一个一个串起来了。
    楹酒美滋滋的想着,完全不知道自己这些事情要耗费多少年的心血。
    她最近忙着搞明经科,招一批自己用的上的人手,顺便试探一下世家的态度。
    吴晗非常配合,哪怕明经科要的人她手底下也没多少合适的,但楹酒决定干,她自然全力支持。
    世家反应还好,韩遗提她暗中打通关节,因为上次盐运的事情,昌禄帝威慑了世家,楹酒很聪明的没有参与盐运,任由剩下的世家瓜分了利益。
    昌禄帝收回了一部分,韩遗大约私底下参与了,祈夜不碰这个,但是也说不准有没有推一手,阿舒勒那时候没资格参与这些。
    丹阳王不要盐运,剩下的世家算是和和气气对她,明经科的事就当她自己瞎搞,反正世家对庶族无所谓。
    楹酒自己的势力,她要用什么人,都是她的事情。
    韩遗不是很情愿,他把自己的利益和楹酒捆绑了一部分,自然渗透了很多人,而楹酒宁愿自己到处选人,也不用他的人,多少还是不高兴了的。
    科举制度的事情,楹酒没有和韩遗提,先和祈夜商量了。
    祈夜觉得这件事不能操之过急,明经科已经推广开了,可以慢慢加,等几个科目都推出后,再试着一举打破品级制度。
    昌禄帝也是这么认为的,楹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