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超文明圣地!万物起源!(第 5 / 6 页)
足有原先细胞的百倍大小。
    而这时候再看周围不定期擦肩而过的‘扁平虫’,也就是原核细胞。
    已经只有一粒米饭大小了。
    再接着,是细胞群与细胞群的结合。
    唐筝步伐加快。
    终于在前行了几千米远后,看到了生物历史上的第一个多细胞生命体。
    海绵动物。
    当细胞聚集到一定程度后,它们开始先后分工,组成了一个大‘家庭’。
    海绵动物也因此而诞生,它们的外形看起来像是珊瑚类的管状物。
    但比起单细胞生命体而言,它们拥有了更多进化后的能力。
    它们拥有了进食这一能力。
    通过进食可以让自己成长更加快速。
    主食是洋流之中的原核细胞们。
    典型的我吃我自己。
    并且,海面动物还学会了利用水面上的光源。
    进化出了叶绿体,其内包含的大量叶绿素,也是光合作用的重要能力。
    唐筝目光在海洋中流连,为这些起源的生物们的特殊而惊叹。
    这些生物们的进化从来都没有任何道理,凭空开始聚合,凭空开始吃东西,凭空产生出叶绿体。
    仿佛为了顺应环境,所以就会了。
    这才是最让人惊奇的。
    也是在这一刻,这个一直以来的细胞大家庭,开始产生了分裂。
    从生物,分裂成了动物与植物。
    好吃懒做的多细胞生物们,最终慢慢演化成了远古植物。
    而多动的细胞生物,则朝着动物方向演化。
    起初的植物与动物是同源,都没有脊椎,甚至连外形几乎都相似。
    随着慢慢适应环境的演变,不动的植物则催生出根、茎、叶,来完成它们的繁殖。
    而四处游动的动物们,为了能够更好的进食,则演化出了尾巴,鳍。
    但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此时都意识到了一个问题所在。
    靠着无性分裂繁殖,这个群体永远都无法进步。
    它们那个阶段的文明,也无法得到提升。
    每一次的分裂繁殖,都是一个个体分裂成两个更小的个体。
    等到两个个体成熟后,又一次进行分类。
    如此反复,个体只会成长到一定规模就开始缩水。
    于是,生物们开始进化出了两性。
    通过两性交配繁殖,个体自身的体积不会遭到破坏,但却拥有更多的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