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9章 撤兵(第 3 / 3 页)
逆鳞。若是武皇不惜代价来进攻突厥,默啜也不好受。
    这两个条件也是宋彦此来的目的。
    武旦长期在京,实则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团体,只有庐陵王,才是最佳的傀儡。
    可惜,陛下对他有些心灰意冷,所以武三思才如此大费周章,与突厥和亲之后,少不得有些来往,稍加嫁祸,虽不至于让武旦有性命之忧,但应当能让武旦出局。
    二人协商良久,终于达成一致。
    默啜直接从赵州撤兵,从六州带走了大量人口和粮食,又s两州妇人和小孩,以祭奠突厥之灵。
    默啜撤兵后三天,张扬才清了道路,进入赵州城。听到突厥屠城的消息,张扬和李泉愤怒不已,这帮畜生。
    为了立威,做出此等nn人怨的事情,总有一天要让他们血债血偿。
    虽然有两次战败的经历,但都被连下六州的成绩,带回来的大量俘虏、粮食掩盖,突厥民众欢心不已。
    至于那些阵亡的将士,他们的家人自然有部落的照顾。
    武延秀看着突厥出兵又回来,小心打听着时局,并继续暗中学习了解突厥文化。
    突厥是一个弟弟、儿子可以继承兄长父亲、小妾的部族,阵亡将士的老母亲和子女都是突厥民众,也会因为在部落中做出贡献得到赡养,所以许多人不以战死为悲,反以为荣。若有儿子父亲战死,都可以自称一句勇士的亲人,也是一种荣耀。而且一个家庭,若有多个兄弟,一般也会留下最年幼的在家,故而社会稳定新极高。
    武延秀只知道公布出来的战斗的结果,不知道突厥的伤亡,只是蛮儿念起突厥阵亡士兵的时候,他一再追问才知道,原来大周又有了一员令突厥人闻风丧胆的勇将。